習近平指出,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威脅,對世界經濟造成嚴重沖擊,一些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社會面臨嚴重困難。為應對疫情,各國立足自身國情,采取有力防控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很多國家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正努力恢復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愿努力為全球盡早戰勝疫情、促進世界經濟恢復作出貢獻。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依舊嚴峻,全球經濟前景陰云籠罩。當前,中國在穩定和發展國內經濟的同時,大步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為世界各國提供了寶貴的發展機遇,為穩定世界經濟注入了信心和動力。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經濟界委員聯組會時指出,要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疫情沖擊雖然帶來“陣痛”,但我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強、回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點沒有變,具有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的有利條件。
6月8日,中國能建國際公司與華北院組成的聯合體與Satarem America公司通過視頻連線,簽署埃塞俄比亞阿瓦什55光伏園一期100兆瓦光伏電站項目EPC合同協議。 Saterem America公司負責人介紹了項目情況及工作進展,對中國能建的專業實力和敬業精神給予了高度肯定,希望繼續深化全面合作。
面對當前嚴峻復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中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國際人士認為,中國不斷釋放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強烈信號,并就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擴大進口和對外投資等作出一系列具體安排,為穩定世界經濟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注入了寶貴信心和動力。
6月2日, 哈電集團黨委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擴大)學習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會議認為,2020年全國兩會是在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之際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是一次民主、團結、求實、奮進的大會。
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前4個月,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對53個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52.3億美元,同比增長13.4%,占同期投資總額的15.6%,較上年提升2.3個百分點。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中國研究中心舉行中蒙俄經濟走廊發展國際視頻會議,中俄專家學者以在線交流的形式為全球疫情背景下的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建言獻策。專家認為,中蒙俄三方需要完善頂層設計,健全國際經濟合作法制,探索合作多元化。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發展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很多領域物流、資金流鏈條中斷,國內經濟社會發展也面臨不少挑戰。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是以高質量供應引領創造新需求,是不斷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要在固鏈、補鏈、強鏈上下功夫,補齊短板,強化關鍵環節、關鍵領域、關鍵產品保障能力。
5月26日,外資司負責同志與中非產能基金負責同志就創新對非合作舉行會談。中非產能基金擬聯合發達國家投資基金在非洲等地區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以獲得更多投資項目信息和策略分享,推動第三國能源、農業和金融等行業發展,同時提升自身風險控制水平,實現穩定預期收益。
葛洲壩集團消息,5月20日,中國能建葛洲壩國際公司與巴拿馬Panasolar公司通過視頻連線,簽署巴拿馬110兆瓦光伏項目EPC合同協議,合同金額1.08億美元。
作為“一帶一路”建設和柬埔寨能源建設的重點項目,由中國華能集團建設的桑河二級水電站自2018年12月份建成投產以來,為柬埔寨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注入動能。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該水電站干部員工為當地防疫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彰顯了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國際合作精神。
5月18日,記者從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獲悉,哈電集團總承包的“一帶一路”重大項目阿聯酋迪拜哈斯彥4×600MW清潔燃煤電站項目1號機組在迪拜一次并網發電成功,機組各系統參數正常,設備運行平穩,運行質量優良。
在5月18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部長鐘山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市場需求下降,但不等于沒有需求,也不等于沒有市場。要鞏固傳統市場,開拓新興市場,“西方不亮東方亮”。
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企業對52個“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42億美元,同比增長11.7%。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峻考驗,中國與相關國家穩步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努力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力。
“一帶一路”(The Belt and Road,縮寫B&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