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源部當地時間3月16日宣布將加大液化天然氣的出口額,以幫助歐洲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
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歐洲開始對俄羅斯進行嚴厲的制裁,包括能源方面。根據國際能源署的預計,今年實施的措施可能會將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進口量減少三分之一以上,并有額外的臨時選擇可以將這些削減幅度擴大到一半以上,同時仍能降低排放量。
全球能源商品價格暴漲之際,行業研究機構雷斯塔能源指出,南非、尼日利亞、納米比亞等非洲國家油氣資源豐富,預計到2030年,非洲國家的天然氣供應量很可能在當前基礎上實現翻倍,為全球能源市場注入“新能量”。
目前俄羅斯、伊朗和委內瑞拉等油氣大國正遭受西方制裁,這對世界油氣市場影響重大。中國已是世界第一大石油、天然氣和煤炭進口國。能源戰爭的爆發和延續嚴重地傷害了中國的能源經濟利益,并對中國可持續能源安全形成挑戰。中國政府、企業和社會需要如何應對呢?
日前,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表示,如果德國宣布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將會給德國“帶來大規模貧困和失業”。
據歐聯網報道,近期,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沖突導致能源價格一路飆升,對于常年依賴俄羅斯進口能源的意大利來說,其經濟正遭受嚴重影響。
3月8日,美英兩國宣布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10日,俄羅斯宣布反制舉措,將暫停200多種產品出口。雖然俄羅斯并未大舉禁運能源燃料,但多次對外發出“斷供”警告,能源安全被緊緊攥在手里的歐洲面臨嚴重的地緣政治風險。為了改變能源供應不自給的局面,3月8日,歐盟發布了一項“能源獨立計劃”,力求從天然氣開始,在2030年前擺脫對俄羅斯能源進口的依賴。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近期俄烏沖突升級,對全球能源市場帶來沖擊,國際原油、天然氣價格進一步攀升。由于中國原油、天然氣外采比例較高,會受到影響,進口成本客觀上會有所抬升。但總體上看影響是可控的。這是因為,中國一方面是能源消費大國,同時也是能源生產大國,因此能源供應總體是有保障的。中國原油、天然氣進口來源已經多元化,而且長期合同占比很高,只要各方按合同履約,進口能夠保持總體穩定。
為減少烏克蘭危機給德國天然氣供應帶來的負面影響,德國經濟部近日決定委托德國天然氣交易商Trading Hub Europe購入總價值高達15億歐元的液化天然氣。德國經濟部稱這筆資金已經到位,購入液化天然氣的工作將很快進行,至于從何處采購液化天然氣,由該企業自行決定。
?沙特阿美3月10日宣布,已作出最終投資決定,將在中國東北部合作開發一座大型煉油化工一體化聯合裝置。
多元化氣源、加速能源轉型、提高能效。在俄烏沖突持續之際,飽受能源價格劇烈波動和供應危機困擾的歐洲正在努力擺脫俄羅斯能源。
3月8日,中國石化股份公司與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根據備忘錄,合作范圍包括中國石化現有煉油化工和未來擴建項目,雙方將充分發揮優勢,進一步強化長期合作關系。同時,雙方還將共同優化合資企業福建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運營。
美國總統拜登于當地時間周二(3月8日)宣布,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和其他能源。英國也在幾乎同一時間宣布,將在今年底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和相應石油產品。歐盟委員會隨后也公布了戰略計劃,今年將把進口俄天然氣的需求削減2/3。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和石油產品出口國之一,切斷俄羅斯能源供應,歐美急切尋找新的供應來源,以填補俄羅斯留下的市場空白。
美國銀行策略師警告,歐美的制裁可能會繼續推動石油價格上漲,甚至到200美元/桶的高位,同時引發全球經濟的衰退。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警告,拒絕進口俄羅斯石油將給全球市場帶來災難性后果:“很明顯,價格的飆升將是不可預測的,可能達到每桶300美元甚至更多。”
最新油氣貿易新聞,油氣貿易動態,油氣貿易文章,油氣貿易介紹,油氣貿易政策,技術,數據,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