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8日,美國總統拜登正式簽署了禁止美國從俄羅斯進口能源的行政令。盡管美國進口俄羅斯能源的占比并不算太高,但俄烏沖突升級、西方制裁持續加碼帶來的國際能源價格飆升,仍讓拜登政府面臨沉重的壓力,甚至迫使其尋求一些“死對頭”的幫助。
繼集運和干散貨運超級大周期后,油運市場復蘇跡象明顯。3月4日,波羅的海油輪歐洲航線運費上漲3萬美元,至24.1萬美元/天,至少創2008年以來新高。
自從西方領導人開始威脅普京實施全面制裁以來,他們就很清楚,任何此類措施都將試圖避免擾亂能源供應——包括西方經濟自身和俄羅斯經濟的命脈。
俄羅斯原油遭搶購,俄公司債券也正收獲華爾街青睞。彭博社稱,高盛和摩根大通等投資機構正在購買俄公司債券,高盛重點購買能源、物流公司債券,并且開始競購俄羅斯主權債券。摩根大通認為,不少俄羅斯能源企業仍然保持著良好的現金狀況。
中亞天然氣管道是我國首條從陸路引進的天然氣跨國能源通道,它西起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邊境,穿越烏茲別克斯坦中部和哈薩克斯坦南部,經中國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入境,目前已建成的ABC三線并行,入境后通過霍爾果斯壓氣站與西氣東輸二、三線管道相連,是目前國內輸氣量最大的天然氣管道。2021年中亞天然氣管道向中國輸氣累計3173.3萬噸,同比增長12%。
歐洲最大的石油公司殼牌以創紀錄的折扣購買了一批俄羅斯旗艦原油。據媒體報道,該交割價格較全球現貨石油交易基準布倫特原油價格低了28.50美元,從托克集團(Trafigura Group)手中買下了這批貨物,這批貨物是在交付基礎上(配送形式)購買,這意味著殼牌不需要處理運輸問題。
受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未能加大增產幅度、市場擔憂俄羅斯油氣貿易可能遭受制裁和美國商業原油庫存下降等因素影響,國際原油期貨價格2日繼續大幅上漲,收于每桶110美元上方。
根據美國智庫的一項研究表明,由于上述制裁,伊朗幾乎損失了一半的石油出口收入和30%的對外貿易。因此,有研究認為切斷與SWIFT的聯系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將是“同樣具有破壞性的,至少在短期內”,因為俄羅斯也相當依賴油氣資源的收入。
隨著烏克蘭局勢驟然升級,國際能源市場連日來大幅波動。歐洲在能源領域高度依賴俄羅斯,在烏克蘭危機之前就已飽受能源短缺和價格上漲之苦,當前面對急劇變化的地緣政治形勢,將面臨更大考驗。
IEA預測2021—2025年歐洲地區的天然氣需求保持一定程度的增長態勢,其中主要增量來自電力與工業部門。長期來看,歐洲地區天然氣需求仍有上升空間。亞太地區的碳排放計劃同樣明確清晰。中國2030年碳達峰的目標要確保達成,印度承諾截至2030年削減10億噸碳排放量。在此背景下,亞洲地區對天然氣的需求量提升是可以預見的。
3月1日消息,能源投資者繼續關注東歐局勢,同時西方國家對其主要能源生產國俄羅斯實施了更多制裁引發能源供應擔憂,原油期貨收盤大幅收漲,布倫特原油價格超過100美元。
受俄烏沖突影響,歐洲天然氣價格飆升。截至發稿,荷蘭TTF基準天然氣期貨價格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上漲,漲超22%至109.08歐元/兆瓦時,日內漲幅一度達到41%。
最新油氣貿易新聞,油氣貿易動態,油氣貿易文章,油氣貿易介紹,油氣貿易政策,技術,數據,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