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終于開始在德國水域進行管道鋪設作業,標志著這條“歷經波折”的天然氣管道的完工已是“板上釘釘”。
上周末,美國能源信息署數據顯示,去年10月份、今年3月份,該國分別從伊朗進口111.1萬桶、103.3萬桶原油產品,這是時隔30年(1991年)后,美國首次恢復進口伊朗石油。然而,伊朗石油部卻對此予以否認,稱沒有掌握相關信息。
5月31日報道,美國一份司法文書顯示,2021年2月,美國在阿聯酋海岸扣押了一艘伊朗油輪,其載運的大約200萬桶石油被美國賣掉,價值1.1億美元。
據外媒BGR報道,在Colonial Pipeline證實美國燃料公司強調的一次全新的系統故障不是公司遭受某種新的黑客攻擊的產物后一天,Colonial首席執行官Joseph Blount在接受采訪時“拋出了一顆重磅炸彈”。
油價一直是今年大多數投資者的興趣之一,不僅是為了獲得投資機會,而且還是追蹤經濟復蘇的基準。目前距離疫情爆發已經超過一年,自2020年第二季度以來,市場的關注點一直放在經濟復蘇上,試圖預測病毒何時會終止傳播,以及全球經濟能否復蘇。
作為全球數一數二的石油出口國,沙特近期向中國市場釋放了一則重磅信號:承諾保障中國50年石油供應。2020年,沙特對華原油出口達到8492萬噸,截至2021年3月也已連續7個月保持中國最大原油供應國的地位。除了承諾“長達50年對華穩定供應石油”之外,雙方近期似乎還有望達成一項190億美元的合作。
油價周三下跌,回吐上日漲幅;印度新冠病例激增和美國原油庫存增幅超預期,抵消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其盟友對全球燃油需求強勁復蘇的信心。
俄羅斯新版的2035年前石油行業發展總體規劃應當考慮全球石油需求的可能減少等問題,最好推遲北極開發以打造最易開采的油田。在俄政府批準這份規劃的前夕,國家杜馬(議會下院)14日向石油行業人士介紹了有關工作重點。這份規劃的主旨是:在能源過渡的背景下,應當售出一切還能出售的東西。
3月22日電 3月22日,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卡塔爾石油公司簽署了200萬噸/年液化天然氣(LNG)長期購銷協議。從2022年起,卡塔爾石油公司將向中國石化每年供應200萬噸LNG,為期10年。
當地時間21日,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商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公布2020年度財報顯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令全球原油需求大受影響,2020年全年獲利較前一年銳減44.4%。
貿易消息來源的數據顯示,美國上月取代沙特(沙烏地)阿拉伯,成為印度第二大石油供應國,因煉油商對較便宜的美國原油的采購增至紀錄新高,抵銷了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OPEC+)減少的供應。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11日發布月度市場報告,預測2021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將達到日均9630萬桶,比2020年增加590萬桶。
3月9日消息稱,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將向印尼國家石油公司(Pertamina)提供液化石油氣(LPG)和硫,該協議為期四年,價值約20億美元。
5日消息,高盛大宗商品研究部門在周四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表示,預測2021年第二季度布蘭特原油價格將增長5美元至每桶75美元;第三季則為每桶80美元。
日前,國際石油公司道達爾宣布不再延長2021年在美國石油協會(API)的成員資格,主要原因是該協會在天然氣、交通脫碳、碳定價、巴黎氣候協議的立場與道達爾的立場存在很大分歧。據了解,道達爾是首個退出API的國際石油公司。這也讓美國這個近年來的“退群專業戶”嘗到了被退群的滋味。
最新油氣貿易新聞,油氣貿易動態,油氣貿易文章,油氣貿易介紹,油氣貿易政策,技術,數據,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