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企業燃料電池空壓機出貨超萬臺,同比上年增長146%。空壓機企業出貨量遠高于氫循環部件、增濕器等同級別產品,同樣遠高于2021年國內車載儲氫系統出貨量。從2020年開始,國內有企業向國外市場銷售空壓機,且銷售量近兩年逐年遞增。
“物資來了!”一輛裝有各類生活物資的燃料電池物流車駛入位于上海浦東的某社區,等候多時的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立即上前卸貨,并進行物品消殺。每天連續十余小時不間斷作業行駛的物資運輸及配送,為處于疫情中的千家萬戶帶來了溫暖和希望。
近日,現代汽車氫燃料電池SUV NEXO中國版正式獲得北京新能源汽車牌照。這不僅意味著現代汽車首款符合中國法規的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合法上路,同時也是中國氫能源產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助力中國氫能源產業發展。
4月11日,內蒙古一派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氫璞創能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在北京舉行了隆重的合作簽約儀式。三方達成了氫能源領域合作發展共識,將共同攜手在鄂爾多斯市建設“中國北方氫能研究院”,積極助力內蒙古自治區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目標,按照中國首個氫能產業中長期規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氫能發展規劃》等氫能產業相關政策,快速推動鄂爾多斯市氫燃料電池示范城市的建設。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近日發布的最新報告《氣候變化2022:減緩氣候變化》稱,要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攝氏度。探索清潔能源的應用對于限制全球氣候變暖有著重要意義,氫能作為未來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清潔、低碳特點,可推動交通、工業等用能終端和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瓦盧瑞克作為研究和開發氫能的先鋒,始終致力于為新能源行業提供儲氫和運輸方面的解決方案。
天眼查App顯示,4月12日,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儲氣罐安裝座、儲氫裝置及汽車”專利獲授權。
在剛剛過去的北京冬奧會上,氫作為火炬唯一燃料,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運輸主力,助力北京實現氫能應用“從1到100”的產業化突破。
4月8日,東勝區20項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293億元,其中包括3個氫能項目,分別為:上海重塑能源氫燃料電池系統、核心零部件研發、生產項目,格羅夫中極氫能重卡生產基地氫能產業生態建設項目,加拿大能源之星一派氫能科創產業鏈鄂爾多斯項目
4月8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關于開展2021-2022年度北京市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項目申報的通知》
山東省新能源產業2022年行動計劃。推進產業體系建設。育成1個千億級產業集群,5-6個百億級產業集群,打造一批具有全國乃至全球影響力的知名品牌,初步建成競爭力強、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新能源產業體系。
隨著相關氫能產業政策的陸續出臺,多家能源央企正在氫能行業角力,都力圖構建先發優勢。記者了解到,中國的氫能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鑒于未來的使用前景,多家央企已經對“入場”氫能產業進行了布局,由于市場前景廣闊,對技術和設備的需求量大,設備國產化已經迫在眉睫。
近日,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深入打好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到: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和高效利用。堅持節約優先的能源發展戰略,按照“減煤、穩氣、少油、強電、增綠”原則,推動能源供給體系清潔化、低碳化。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升外調綠電規模,因地制宜發展光伏、熱泵等可再生能源,促進綠色氫能示范利用。嚴控化石能源消費總量,全市新增能源消費量優先由可再生能源保障。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費占比超過14.4%。穩步推進“煤改電”“油改電”“氣改電”,加快終端能源消費電氣化。
4月5日訊氫能,被稱作“21世紀最具有發展前景的二次能源”,是武漢市六大新興產業集群之一。今年3月底,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術和制造工藝,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約5萬輛,部署建設一批加氫站;緊接著,武漢市政府發布關于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市氫能產業鏈年營業收入擬達到500億元,規上企業達到100家,燃料電池汽車推廣量達到3000輛,建成加氫站35座以上。
日前,在北京規劃建設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昌平能源谷和房山中關村氫能產業園之后,北京將開展氫能全場景示范應用,打造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建設為牽引,推進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建設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貨運示范專線。
日前,《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對外發布。氫能定位的確認被外界敏銳捕捉到——“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使氫能成為一種更加確定的“必選項”。
燃料電池的應用領域廣泛,包括固定式發電、便攜式發電和交通運輸發電等。我國目前對燃料電池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最為關注。中國的燃料電池研究始于1958年,70年代在航天事業的推動下,中國燃料電池的研究曾呈現出第一次高潮,期間多項技術獲得突破。到90年代中期,由于國家科技部與中科院將燃料電池技術列入“九五”科技攻關計劃,推動了中國進入了燃料電池研究的第二個高潮,隨后國家相關部委密集出臺政策,將發展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技術列為重點任務,將氫燃料電池汽車列為重點支持領域,加大了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