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巴拉德與挪威領先渡輪和快艇運營商Norled A/S簽署設備供應協議,將為后者提供兩個下一代200kW燃料電池模塊,用于2021年開始運營的混合渡輪。據稱,200kW燃料電池模塊將在巴拉德位于丹麥的海事中心(Marine CoE)設計和制造。
4月10日上午,由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投資建設的氫燃料電池自動化生產線一期工程正式投產。這是中國西部地區第一條氫燃料電池自動化生產線,標志著四川在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領域從小批量、手工式生產轉變為大批量、自動化和智能化生產。
氫能是一種綠色、高效的二次能源,雖然因目前還沒有被大規模普及應用而不像電能一樣為人們所熟知,但它卻有著我們已知所有能源無可比擬的特點:來源廣泛:既可以借助傳統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低碳化技術制取,也可以通過風、光、水等可再生能源制備,是實現化石能源清潔化利用和清潔能源規模化發展的利器。燃燒熱值高:氫燃燒的熱值高居各種燃料之冠,為液化石油氣的 2.5 倍,為汽油的 3 倍。
說到氫燃料,想必大家都能聯想到火箭推進器的一種燃料類型——液態氫液態氧。之所以用氫做燃料,一方面是參與氧化反應釋放能量以后后只產生沒有污染的水H2O,另一方面就是氫的能量密度是非常高的,氫氣的能量密度最高可達到143MJ/Kg,是汽油的3.25倍,是三元鋰電池的130倍。這么說可能不是很好理解,我們就簡單拿氫燃料電池、汽油、純電動轎車對比:1kg氫氣,大約可以行駛100km;燃油車加注1kg汽油大約可以行駛20km;純電動車1kg電池單體儲存的電量僅能行駛1~2km!
對比日美歐,中國目前的加氫站數量明顯偏少,不過據相關研究機構預測,未來五年氫能發展有望步入快車道,預計到2020年,中國加氫站數量達到100座,燃料電池車輛將達到10000輛,行業總產值達到3000億元;而到2030年,加氫站數量能達到1000座;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要突破200萬,行業產值將突破10000億元……
周一在柏林舉行的移動會議上,德國交通部長Scheuer拒絕單方面宣傳電動汽車,反對大眾汽車的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最近要求德國政府只推廣電動汽車。“迪斯的陳述完全錯誤”。Scheuer對于大眾赫伯特·迪斯的老板要求德國必須完全依賴電動汽車的態度表示了反對。
一系列消息顯示長城汽車有限公司正在大力研發布局氫燃料電池汽車,但其年度報告中卻又沒有任何的體現。長城汽車是不是比上汽集團、宇通客車、飛馳汽車、青年汽車等慢了好幾拍?公開資料顯示,長城汽車是知名汽車制造企業,擁有國內首座大型氫能燃料電池汽車關鍵組件綜合型研發中心。公司是首家成為國際氫能委員會成員的中國汽車企業,其氫能技術中心已成為目前世界領先之一、國內首座大型氫能、燃料電池汽車關鍵組件綜合型研發中心。
作為國家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和國家級新能源特色產業基地,徐州依托中能硅業、協鑫硅材料等,建成全球最大的硅材料生產基地,初步形成從硅材料到光伏應用的光伏產業。從煤炭到光伏,再到氫能,徐州看準新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去年7月,華清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簽約落戶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徐州華清京昆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凱華說:“選擇徐州,就是看重這里的產業基礎。”
氫燃料電池是使用氫制造能量的電池,其發電的基本原理是電解水的逆反應,其產物是電和水。氫燃料電池不僅能量轉換效率高,只產生水和熱,對環境無污染。與此同時,燃料電池所使用的氫燃料來源廣泛,可采用水分解制氫,也可以從再生能源中獲得。相比純電動汽車的蓄電池,氫燃料電池充電時間更短,且更換便捷。
據外媒CNET報道,卡車運輸初創公司尼古拉汽車公司(Nikola Motor)周四宣布,其剛剛下了一個1600萬美元的設備訂單,為其新的氫燃料電池實驗室做準備。該公司認為,通過投資先進的燃料電池技術,其不僅能夠從重型卡車企業中脫穎而出,而且還可以利用燃料電池提供的一些優勢,即快速充電。
據報道,國內首批液體有機儲氫材料——“儲油”,在近4層樓高的化工設備中生成,注入密封桶。3月28日,在湖北省宜都化工園區氫陽新材料基地,這一改變氫能儲運方式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上生產線,實現量產。
氫能作為一種綠色、高效的二次能源,應用廣泛、前景廣闊。也因此,氫燃料電池汽車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選項。但客觀而言,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產業規模較小,相關技術和日本、韓國等還存在一定差距。然而,從另一個層面看,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車市場,發展新能源汽車已上升至國家戰略,這是我國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獨特優勢。
氫燃料電池汽車規模達100萬輛,即2030年之后,我預計,新一代的氫能技術或能實現工程化,全新一代的高效率氫能技術、全鏈條的新工藝有可能產業化。做出這樣的判斷是因為,目前制氫技術在科學層面已有突破,如從實驗室數據來看,太陽能直接制氫的效率已經跟發電效率很接近,達到了19%,而太陽能電池大概是20%左右。我們期待新一代技術能夠大規模推廣,但在此之前,只能用現有技術,利用“廢棄的東西”來推動產業發展。
日前,濰柴動力以“上市15年”為題在港召開了2018年業績發布會。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1%至人民幣1592.6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7.2%至人民幣86.6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提高35.4%至人民幣222.6億元。
韓國準備大力推動氫能發電,從而進一步推動以清潔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發電。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韓國將對用于發電、建筑、交通等方面的氫能源產業給予創業支持,并強化生產力量,構建氫燃料電池產業生態圈,增設相關產業園,保障氫燃料電池供應。
燃料電池的應用領域廣泛,包括固定式發電、便攜式發電和交通運輸發電等。我國目前對燃料電池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最為關注。中國的燃料電池研究始于1958年,70年代在航天事業的推動下,中國燃料電池的研究曾呈現出第一次高潮,期間多項技術獲得突破。到90年代中期,由于國家科技部與中科院將燃料電池技術列入“九五”科技攻關計劃,推動了中國進入了燃料電池研究的第二個高潮,隨后國家相關部委密集出臺政策,將發展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技術列為重點任務,將氫燃料電池汽車列為重點支持領域,加大了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