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張玉卓做客央視《對話》節目,暢談在碳達峰和碳中和背景下,中國石化氫能產業的發展與布局。
日前,中國氫能聯盟戰略委員會主任、科技部原部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冠華在公開場合介紹:“當前氫能源已經成為我國能源戰略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20年底,我國建成加氫站128座,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保有量達7000多輛。”
“十四五”期間將規劃建設1000座加氫站,以實現其由國內最大成品油供應商變身“中國第一氫能公司”的愿景。目前,中國石化除已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國家規劃“氫走廊”地區及廣西、貴州等地布局加氫站點之外,日前又開工建設了重慶市首座加氫站——半山環道綜合能源站,并力爭5年內在重慶建成30座加氫站,為打造成渝“氫走廊”再作貢獻。其“中國第一氫能公司”的雛形已初步顯現。
近年來,“氫能”作為一種零污染的高效能源,正逐漸被應用于我們的生活中。能源央企紛紛入局十萬億級氫能產業,氫能源為什么受到如此青睞?央企在氫能產業中扮演什么角色?今天,小編帶您走近氫能源世界。
除了燃油、充電,汽車也可以搭載一種全新的能源——氫燃料。4月7日,市經信局就《北京市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年-2025年)》(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記者梳理發現,2025年前,本市擬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
日前,《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加氫口》GB/T 26779-2021最新國家標準正式發布,新國標擬定在新標發布半年后正式實施,日期為2021年10月1日。代替(GB/T-2011)舊國標。《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加氫口》(GB/T 26779-2021)最新國家標準正式發布,代替(GB/T-2011)舊國標。該國標增加了70 MPa加氫口尺寸及耐臭氧老化、耐鹽霧腐蝕、耐溫度循環和兼容性測試等多項技術條目。
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是我國重要歷史節點的重大標志性活動。各參與承建冬奧項目的中央企業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國資委黨委和北京冬奧組委各項工作要求,按照“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圍繞如期辦賽目標,高質量高標準參與冬奧會籌辦建設及服務保障工作,為辦好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記者從中石化了解到,牛年伊始,每天都有500公斤左右電池氫產品發往北京永豐加氫站,這標志著中國石化燕山石化所產電池氫氣已逐步實現量產,并穩定供應北京市場。
牛年伊始,每天都有500公斤左右電池氫產品發往北京永豐加氫站,這標志著中國石化燕山石化所產電池氫氣已逐步實現量產,并穩定供應北京市場。
2月18日,中國石油報發布消息稱,中國石油合資建設的太子城服務區加氫站近日正式投入使用。
2月6日,正值北京冬奧會倒計時一周年之際,中央電視臺點贊綠色氫能服務保障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相關測試賽。2019年6月,國家電投下屬旗艦上市公司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與延慶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共同推進綠色制氫、加氫項目落地,探索氫能創新技術,促進氫能裝備產業發展,并配合北京市交通委、冬奧組委開展氫能交通示范應用,共同推動綠色智慧園區和低碳示范村莊建設,著力打造新能源應用示范區。
近日,張家口市召開了新能源汽車公共數據采集和監測中心工作啟動會,全市相關車企、加氫站、制氫廠企業負責人參加,會上對數據采集范圍、接入要求和接入標準進行明確,安排部署接入工作。2021年將正式建成投產,實現對加氫站、制氫廠、燃料電池車輛運行數據的采集,對氫能站、廠、車輛的安全運營提供保障,對張家口市氫能產業推進建設具有一定的示范與應用推廣效應。
當前,全球主要經濟體紛紛加快針對氫能產業布局,多國已明確將氫能規劃上升到國家能源戰略高度,紛紛制定了較為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其中明確提出,將面向重大共性關鍵技術,部署開展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技術與裝備、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技術等方面的研究,此外,還將加速發展綠氫制取、儲運和應用等氫能產業鏈技術裝備,促進氫能燃料電池技術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發展等。
近日,氫云鏈從大眾日報獲悉,截至2020年12月底,全省已建成加氫站11座,日供氫能力達到6700千克,可滿足500輛燃料電池公交車運行使用,加氫站建設規模位居全國第二。
“目前北京只有4座加氫站,需要加快推進落地。”市人大代表、北汽集團總經理張夕勇建議,北京應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尤其是加快推進氫能源汽車加氫站規劃建設。“北京市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起步早,經過十余年的培育和發展,產業布局核心要素基本齊全,產業生態圈初具雛形。”張夕勇也點出當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在產業培育支持政策、氫能保障政策等方面還不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不足,購置成本高、客戶接受度低,難以形成規模化效應。
加氫站作為燃料電池汽車的燃料補給站,是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的關鍵因素之一。截止到2017年底,全球運行中的加氫站總量達到近300座。加氫站與加氣站類似,是為燃料電池汽車提供氫氣的站點。一個完整的加氫站由氫氣制備系統、氫氣壓縮系統、氫氣儲藏系統、氫氣加注系統組成。按照氫制備系統是否在加氫站內以及制氫原料的差異,可將加氫站分為:燃料重整型加氫站、水電解型加氫站、液氫儲藏型加氫站、壓縮氫儲藏型加氫站、移動加氫站。目前美國日本、加拿大、歐盟等已建設各類加氫站近300座。中國也制定了加氫站建造計劃和鼓勵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