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我國的主體能源,對我國能源安全起壓艙石作用,煤炭市場健康運行是我國能源經濟健康運行的重要保證。有必要加大力度,督促相關市場主體盡快整改、盡早實現規范運行。要在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的同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今年以來,國際冶金煤價格高位運行,創下歷史高點,俄烏沖突爆發后更是快速拉漲。澳大利亞工業、科學、能源與資源部首席經濟學家辦公室發布的《能源與資源2022年一季度報告》預計,2022年澳大利亞優質硬焦煤均價將達到300美元/噸以上,2023年在供應狀況回歸正常后價格預計將下調近二分之一,到2027年將達到133美元/噸。
產地方面,一個新情況是安全、環保檢查陸續增多。在供需方面,依然延續疲軟狀態,從而導致汽運市場的低迷。
如果煤炭與電力之間的關系不能理順、市場化的價格機制始終缺席,缺煤停機、拉閘限電則不是偶發事件。煤炭和煤電如同天平兩端的砝碼,此起彼伏。煤價高漲、電力保供等壓力下,2021年煤電行業進入前所未有的至暗時刻,發電企業煤炭庫存、可用天數在去年下半年創下新低,電廠多發多虧,全行業普遍虧損。
大家普遍認為,每年的春節是一年中煤價的最低點。但今年與往年不同,今年1月1日起,受印尼煤限制出口,以及國內電廠補庫等因素影響,到港拉煤船舶增多,煤炭市場交割火熱,煤價出現上漲。春節期間,出現淡季不淡現象,電廠加快補庫;而貿易商手里存煤不多,造成市場供不應求,保持活躍態勢。
近期,美國煤價、油價等持續攀升,通脹帶來的經濟風險繼續增加,這可能導致美聯儲比預期更快進行加息。分析認為,在通貨膨脹持續高企和聯邦基金利率不斷上升的情況下,美國經濟面臨滯脹風險。
清明小長假之前,山西省發改委發了通知,要求全省各市、各企業強化市場價格調控監管,確保煤炭價格在合理區間運行。通知里明確說到,從5月1號起,整個山西省熱值5500千卡的煤炭,出礦環節中長期交易價格合理區間為370元/噸至570元/噸。其他熱值的煤炭,出礦環節中長期交易價格合理區間按照熱值比進行折算。
近期國際煤市偏弱運行,國際煤價紛紛下調。我國近鄰蒙古,公開表示,自4月1日起,提高對華煤炭出口數量,同時降低蒙古煤炭坑口價格,以期做到價降量升。國內方面,動力煤除長協客戶外,市場煤價格全鏈條普降。
3月30日,市場降價情緒發酵蔓延,價格一日兩調現象再次出現。產地積極兜售,一向趨穩的山西大同煤降幅增大,在下調20元后,于晚間再次宣布大幅下調,最高降價145元/噸。產地上一些好煤種,之前本想留著賣個好價錢的,現在也開始往外銷售了。
記者近日獲悉,國家發改委稍早前已對外印發《煤炭市場價格監測方案》和《煤炭生產成本調查方案》(以下分別簡稱《價格監測方案》和《成本調查方案》)。兩方案將于4月1日起執行。
綜合來看,為保障能源穩定供應、引導煤價在合理區間運行,預計4月上旬,產地煤炭供應將維持相對高位。
近期俄烏沖突爆發,國際能源價格大幅上漲,輸入性通脹壓力繼續增大,對今年國內物價形勢增加了新的變化因素, 對做好國內保供穩價工作形成新的挑戰。我們認為,考慮到國內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的基本盤牢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3%左右的CPI年度預期目標是可以實現的。在工業生產資料領域,要緊緊抓住穩煤價這個“牛鼻子”,對沖國際能源上漲帶來的輸入性壓力,進而穩電價,穩住能源價格的“基本盤”,對穩經濟提供強力支撐。
煤市突然扭轉,幅度甚大。自3月23日至3月29日,短短7天的時間里,北方港口5500大卡的煤價掉了320元/噸!如果是一條5萬噸的船,這才一周的時間,對于賣家來說,就損失掉了1600萬了!
今年國際煉焦煤價格居高不下,國內焦煤市場波動起伏,焦化企業利潤偏低,鋼材產量同比下降,那又是什么因素支撐了焦煤進口量價齊升的態勢?今年前兩個月,我國焦煤進口呈現出量價齊升的態勢。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我國焦煤進口達到850萬噸,同比增加215萬噸,增幅34%。但進口焦煤結構與去年明顯發生變化。
據媒體報道,日前,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的通知》,意在堅持煤炭價格由市場形成的基礎上,明確價格合理區間、強化區間調控,引導煤炭價格在合理區間運行,實現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更好結合。
近年來,中國煤炭資源價格隨著溫室氣體排放帶來的氣候變化問題成為議題,新興經濟體的工業化進程開啟和加速,全球的資源供給和環境承載壓力日益突出,在能源需求總量增長的同時,世界能源結構正在發生變化。高效清潔的低碳燃料的增速將超過碳密集型燃料。在此能源轉型背景下,煤炭企業面臨諸多競爭和生存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