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9時58分,華龍一號漳州核電2號機組歷時3個小時完成鋼襯里模塊一吊裝,為2號機組反應堆廠房安全殼主體工程及主關鍵路徑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12月7日,“華龍一號”示范工程福清核電6號機組最后一臺乏燃料貯存格架抽插力試驗合格,至此,6號機組乏燃料格架安裝工作順利結束,為燃料進場里程碑如期實現提供了堅實保障。
2020年11月底,烏克蘭Energoatom公司代理總裁Piotr Kotin表示,赫梅利尼茨基(Khmel'nitskiy)核電廠3、4號機組建設項目準備階段已完成,現已恢復施工。
繼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5號機組實現并網發電創世界三代核電建設最佳業績之后,國家名片華龍一號再傳捷報:巴基斯坦當地時間11月28日,華龍一號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工程2號機組(K-2)正式開始裝料,標志著該機組進入帶核調試階段,為后續臨界、并網發電奠定堅實基礎。這是中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海外建設取得的重大里程碑,也是雙方鞏固深化中巴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推進中巴核能合作的重要成果,將增強華龍一號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近日,中核五公司簽訂《海南昌江核電廠3、4號機組核島安裝工程施工合同》。該項目為兩臺百萬千瓦級華龍一號機組,合同范圍包括核島及核島配套工程安裝、倉儲管理、二次設計相關工作。
近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發布題為《核電廠建設成本超支需要工程設計新方法》的論文。報告中提出,采用現有設計的核電廠建設成本要高于新設計核電廠建設成本。如果從最初就重新考慮工程設計,則有助于避免增加間接成本。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核動力廠營運單位核安全報告規定》(部令第13號),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為使社會各界深入了解《核動力廠營運單位核安全報告規定》編制背景、原則和內容等,生態環境部核電安全監管司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核動力廠營運單位核安全報告規定》已于2020年11月5日由生態環境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上海中心項目對于提升以中國為代表的廣大亞洲區域的新建核電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顧軍在大會發言中表示,此次投票通過,體現了WANO領導層及倫敦辦公室高瞻遠矚、著眼于發展、著眼于未來的戰略眼光,敢于變革、勇于創新的魄力,以及高超的智慧;體現了WANO各區域中心理事會,全心全意為會員服務,真抓實干確保會員機組安全、穩定運行的態度;體現了WANO全體會員團結一致、同舟共濟、共謀發展的決心。
近日,國家核安全局在深圳成功組織召開了2020年全國核電廠和研究堆安全監管經驗交流會,生態環境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作為協辦單位籌備并參加了此次大會。國家能源局、核能行業協會、中國核學會、各地區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各核電集團公司、各核電廠與研究堆營運單位及多家科研院所近150名代表參加會議。
11月1日9時10分,經過連續34個小時的拼搏奮戰,華龍一號漳州核電1號機組反應堆廠房0m板澆筑順利完成,標志著反應堆廠房內部結構正式結束“地下工作”,后續將集中在0m以上結構層施工。華龍一號漳州核電1號機組內部結構沖出地平線。
羅馬尼亞總理奧爾班10月26日宣布與法國在巴黎簽署了一項民用核領域合作意向書,法國將參與羅馬尼亞Cernavoda核電站3、4號機組的建造及1號機組的翻新工作。正如上個月在華盛頓宣布的那樣,法國將與美國和加拿大一道參與價值80億美元的Cernavoda核電站擴建項目。法國歐安諾與羅馬尼亞核能公司Nuclearelectrica簽署了合作協議。10月6日,美國能源部長布勞伊萊特和羅馬尼亞經濟部長波佩斯庫在華盛頓簽署了一項政府間協議,由美國工程公司AECom...
10月26日19時20分,福清核電6號機組二環路主泵電機平穩坐落于支座上,至此6號機組三臺主泵電機全部就位完成,標志著機組“冷試”前主泵施工主線計劃取得了標志性成果。
10月15日電 以“安全新高度,產業新發展”為主題的“2020中國核能安全暨核電產業鏈高峰論壇”15日在山東煙臺啟幕,來自中國核電領域的院士專家、科研院校代表、核電企業代表等近300人參加論壇,共商中國核電安全高效、核電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1969年,第一代核潛艇陸上模式堆的壓力容器正式安裝就位。容器外面貼著一幅字:“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一定要在不遠的將來,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
中國是世界上少數擁有比較完整核工業體系的國家之一,在國際社會越來越重視溫室氣體排放、氣候變暖的形勢下,積極推進核電建設,是我國能源建設的一項重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