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概念提出已有10年,“智能工廠、智能生產”已經隨著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廣泛應用,融合到眾多工業企業的生產經營之中。潤滑產業如何通過數智化升級,在工業4.0時代進一步為企業潤滑管理賦能?作為央企,中國石化長城潤滑油的發展布局值得行業借鑒。
大會旨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布局發展未來產業的決策部署,攜手突破技術難題,共同探索深部地熱領域的開發與利用
近日,廣東石油自主研發的摩托車專用油氣回收技術通過專業測試,可有效強化摩托車加油過程中逸散油氣回收效果,顯著降低VOCs(揮發性有機物)排放。該技術得到廣東省生態環境廳認可,將在全省推廣應用。
1月18日,中國石化江蘇石油分公司與萬幫數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中石化萬幫新能源(江蘇)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法定代表人為汪海。合資公司成立后,江蘇石油在全省建設運營充電位增至8500余個。
能源界網訊:1月17日,中國石化發布消息, 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氣基地再獲突破,由中國石化西南石油局提交的位于四川盆地的合興場氣田1330.12億立方米探明地質儲量通過自然資源部專家組審定,標志著我國一個新的超深層、整裝致密砂巖千億方大氣田誕生,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積極貢獻。
根據諒解備忘錄,雙方將持續加強在成品油零售、石油和天然氣/液化天然氣貿易活動、潤滑油和船用燃料油銷售、上游合作等方面的合作
近日,中哈匈合資羅茲科夫氣田正式投產,政府總理阿里汗·斯馬伊洛夫通過視頻連線參加了天然氣和凝析油生產項目的啟動儀式。
1月10日,全球首套175兆帕壓裂裝備在勘探分公司重點探井綦頁深1井成功應用,順利完成該井第一階段前7段壓裂施工。該套壓裂裝備具有中國石化自主知識產權,其現場成功應用,標志著中國石化超深層壓裂裝備邁入“世界第一方陣”,進一步助力我國超深層頁巖氣勘探。
1月10日,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董事長馬永生在總部會見美國康菲石油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藍睿諳。馬永生介紹了中國石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和氫能領域最新發展情況,藍睿諳介紹了康菲油氣業務和能源轉型發展情況。雙方就油氣勘探開發、液化天然氣貿易、CCUS和新能源等領域合作交換了意見。
近日,江漢石油工程公司40766JH鉆井隊承鉆的SH9-X16井順利完井,完鉆井深4170米,刷新該公司在湖北省松滋區塊的二開單日進尺最高、機械鉆速最快、鉆井周期最短,三開單日進尺最高,全井機械轉速最快、鉆井周期最短,以及單只鉆頭進尺最高7項鉆井紀錄。
1月9日,中國石化新聞辦發布消息,中國石化部署在重慶市梁平區的重點預探井——興頁9井試獲高產頁巖油氣流,日產油108.15立方米、氣1.58萬立方米。這口井的突破有效拓寬了四川盆地頁巖油氣勘探領域,意味著中國石化在四川盆地發現了新的億噸級原油資源陣地,將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貢獻重要力量。
2023年,中國石化天津LNG接收站二期項目9座LNG儲罐和2個LNG接卸泊位全部建成,總儲氣能力10.8億立方米,居國內已投產LNG接收站首位。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國石化“深地一號”順北油氣田累計油氣產量當量突破1000萬噸,其中原油588.84萬噸、天然氣51.73億立方米;2023年油氣產量當量達301.32萬噸,比上年增長46.3萬噸,原油、天然氣產量均創歷史新高,標志著300萬噸產能陣地順利建成。
印度石油部長Pankaj Jain1月3日表示,印度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商Petronet LNG公司預計將于本月晚些時候簽署一項協議,將其與卡塔爾的LNG供應協議延長至2028年之后。
2023年12月29日,國內首臺LNG全自動裝車撬在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青島液化公司成功投入運行。
上一頁 1..
5 6 7 8 9 ...
33 下一頁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主營業務范圍包括:實業投資及投資管理;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采、儲運(含管道運輸)、銷售和綜合利用;煤炭生產、銷售、儲存、運輸;石油煉制;成品油儲存、運輸、批發和零售;石油化工、天然氣化工、煤化工及其他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儲存、運輸;新能源、地熱等能源產品的生產、銷售、儲存、運輸;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設計、咨詢、施工、安裝;石油石化設備檢修、維修;機電設備研發、制造與銷售;電力、蒸汽、水務和工業氣體的生產銷售;技術、電子商務及信息、替代能源產品的研究、開發、應用、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