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界網訊:2023年12月22日,阿巴嘎旗150萬大基地項目,喜訊頻傳,在同一天內相繼迎來兩臺機組首單元并網。10時18分綠能50萬千瓦風電項目首臺機組并網發電,同日,18時18分華潤50萬千瓦風電項目首臺機組并網發電,標志著該項目進入到最后全面并網發電階段,為能源保供再填壓艙石。阿巴嘎旗華潤50萬千瓦風電項目,綠能50萬千瓦風電項目,于2022年4月15日正式開工,總裝機容量分別是50萬千瓦,涉及風機166臺,總投資61億元。項目全容量并網投運后,預計年上網綠...
能源界網訊:12月21日,2024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成功舉行。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鄭柵潔,國家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章建華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會議強調:2024年能源工作要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全力抓好能源增產保供;大力提升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水平,加快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著力推動科技與產業融通銜接;積極推進電力市場化交易等諸多措施。根據會上公布的措施顯示:2023年至今,可再生能源發電量3萬...
能源界網訊:12月20日,華儀電氣第8次發布公司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公告稱,華儀電氣已連續15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人民幣1元,即使后續5個交易日連續漲停,也將因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1元而觸及交易類退市指標。上海證券交易所將在15個交易日內對公司股票做出終止上市決定,華儀電氣股票不進入退市整理期。這意味著華儀電氣將成為華銳風電之后,第二家退市的風電整機商。近年來我國風電整機商掀起了上市熱潮,在2022年有新增裝機的風電整機商中,僅有遠...
廣西海洋功能區劃面積約700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1628.59公里,風能資源富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提出,重點建設包括北部灣在內的五大海上風電基地。廣西具有良好的鋼鐵、制造業等產業基礎,海上風機需要的鋼管樁、導管架、塔筒、機艙、輪轂等關鍵部件和構件在廣西就可以完成生產制造,為廣西開發海上風電提供了重要基礎。今年11月,由廣西投資集團控股建設的防城港海上風電示范項目海上升壓站成功完成吊裝,正加快推進廣西首個海上風...
近日,運達股份首個海外海上項目——富春越南新恩項目首臺機組順利完成吊裝,標志著運達股份首個雙海項目旗開得勝!據悉,富春越南新恩項目位于越南金甌省最南端海域,距離陸地2-7公里,安裝7臺運達股份海上風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30MW。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可為越南當地提供近2億千瓦時的清潔電能,滿足百萬余戶越南普通家庭用電,對推動越南經濟社會發展和綠色低碳轉型具有積極意義。...
能源界網訊:12月19日,國家能源局發布1-11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截至11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8.5億千瓦,同比增長13.6%。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5.6億千瓦,同比增長49.9%;風電裝機容量約4.1億千瓦,同比增長17.6%。1-11月份,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3282小時,比上年同期減少94小時。其中,水電2927小時,比上年同期減少292小時;太陽能發電1218小時,比上年同期減少42小時;核電7001小時,比上年同期增加101小時;火電4040小時,比上年同期...
能源界網訊:12月17日,藤縣公司東黎風電項目首臺風機成功并網發電。該項目位于梧州市藤縣平福鄉,總裝機容量150兆瓦,安裝30臺5兆瓦風電機組,經6回35千伏集電線路接入東黎220千伏升壓站。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發電量3億千瓦時,年平均利用小時數約1981小時,每年可節約標煤10.0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27萬噸。該項目有效利用當地的風能資源,改善地區能源結構,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及環境效益。...
能源界網訊:12月18日,云南省發改委 云南省能源局發布《關于云南省2023年第二批新能源項目開發建設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納入云南省2023年第二批新能源項目開發建設方案實施的項目共114個,裝機1039.491萬千瓦,其中,風電項目23個,裝機309.895萬千瓦;光伏項目91個,裝機729.596萬千瓦。《通知》還指出,規范程序加快推進。有關州(市)和部門應嚴格執行264號文和785號文等要求,貫徹落實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有關要求,營造良好營商環境,規范資源配置,...
戈壁、荒灘、沙漠,一座座風機隨風轉動,一排排光伏逐日而舞,一條條銀線飛架南北,新疆正向新而行,闊步走在綠色發展的康莊大道上。走進新疆哈密5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發電站,猶如置身一部科幻大片。在一片茫茫戈壁里,220米高的吸熱塔巍然聳立,14500多面定日鏡猶如衛士般拱衛四周。每當太陽升起,這些定日鏡就像一片銀色的向日葵海洋,逐日聚光,將光熱資源轉化為清潔電力。中電哈密太陽能熱發電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王超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熔鹽塔式光熱發電...
海上風電開發商Ørsted近日宣布,德國Borkum Riffgrund 3海上風電場首根單樁基礎已安裝完畢。單樁基礎長達100米,重達1500噸,由Steelwind位于諾登漢姆的工廠和Bladt Industries A/S位于丹麥林德的工廠制造,并由Jan De Nul旗下重型起重船Les Alizés號負責安裝。Borkum Riffgrund 3是全球首個以零報價中標的大型海上風電場,每兆瓦時報價為0歐元。該風電場位于Borkum島53公里外,裝機容量
大金重工全資子公司蓬萊大金海洋重工有限公司與某歐洲能源開發企業簽署了《海上風電群項目基礎供貨合同》,將為德國北海地區海上風電群項目的A階段和B階段提供總計105根單樁及附屬結構。合同金額約為6.2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8.48億元),占2022年度營業收入的95%。該項目位于德國北海地區,包含A階段和B階段兩部分,計劃合計裝機容量 1.6GW,是目前德國已規劃建設的最大規模的海上風電場。公司單樁產品將適配某國外主機廠15MW主機。本合同是大...
能源界網訊:2022年,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64.3吉瓦,占全球風電總裝機容量的7.1%,海上風電新增裝機8.8吉瓦,同比增長16%。在亞太地區,受平價上網政策影響,中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從2021年的21吉瓦下降至2022年的5吉瓦,但仍繼續引領全球海上風電的發展。在歐洲,2022年有2.5吉瓦海上風電裝機并網,盡管2022年歐洲風電裝機率是201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但歐洲的海上風電裝機總量達到了30吉瓦,英國海上風電裝機占歐洲的46%,進一步鞏固了在歐洲海上風電市場...
12月12日,粵港澳大灣區首個百萬千瓦級裝機容量的海上風電項目全面建成投產,一年可發電約30億千瓦時。
據了解,幾年來,我國海上風電實現跨越式發展,但在關鍵核心裝備及標準化制定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與弱項,亟待加強科技創新,支撐海上風電產業協同發展。數據顯示,十三五以來,我國海上風電裝機規模連續5年實現大幅增加,2021年超越英國,躍居世界第一。截至今年9月,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達到了3189萬千瓦,約占全球海上風電總裝機的一半,且實現了全額消納。雖然我國在海上風電領域已成功追趕上一些傳統強國,但仍需堅持創新引領,共同構筑安全穩定的產業鏈供...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為 Drax Electric Insights 所做的一項分析發現,經過一個多世紀的化石燃料基礎設施統治之后,英國現在的風力發電裝機容量超過任何其他類型的發電站
風電裝機容量,全稱“風電發電廠裝機容量”,亦稱“風電電站 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