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來自冬奧會供電地——河北張家口的1.86億千瓦時光伏電、風電通過渤海油田岸電工程送到渤海,中國海上油氣田首次用上綠電。截至目前,中國海油共購買綠電2.86億千瓦時,預計實現油氣產業鏈碳減排21.36萬噸,送往渤海的1.86億千瓦時綠電,將生產“碳中和原油”109萬噸。
“截至目前,今年浙江綠電交易累計電量較去年全年增長了208.64%。”浙江電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龔建榮介紹,綠電交易電量規模的顯著增長,反映了今年市場的活躍,交易主體不斷增加,交易積極性也明顯增加,市場主體對綠電的需求十分旺盛。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努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進行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系統觀念貫穿“雙碳”工作全過程,提出要進一步完善能耗“雙控”制度,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要健全“雙碳”標準,構建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推動能源“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
全國人大代表、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建議,盡快完善光伏發電價格形成機制,進一步加快推進綠電交易市場建設,盡快建立光伏電站儲能系統價格機制。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推動“十四五”規劃落地的關鍵之年,政府工作報告對能源電力行業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為新一年能源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劃出了重點、制定了目標。
風電行業在國家高度關注、支持下,風電領域亦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注的焦點。此次大家都提出哪些“錦囊妙計”?記者收集了10位代表委員的議案和提案內容,或許我們可以看到今年全國風電行業走勢的大方向!
12部門近日印發《關于印發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若干政策的通知》中提出的整合差別電價、階梯電價、懲罰性電價等差別化電價政策,以及建立統一的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制度等新規,在能源電力行業引發熱議。業內人士一致認為,在國家致力于逐步改善工業經濟主要指標、穩定工業經濟增長勢頭的背景下,關乎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高耗能行業電價調整恰逢其時。
今年,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將全力以赴,錨定“雙碳”發展目標,加快實現自動化碳數據采集,加快綠色低碳技術研究應用,充分展示太鋼低碳統領下的“綠色、精品、智慧”發展成果,爭當全球不銹鋼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企業。
為貫徹落實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要求,加快推進南方區域綠色電力交易機制建設,南方區域各電力交易機構聯合編制了《南方區域綠色電力交易規則(試行)》。
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將會開啟中國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新篇章,相關領域的核心標的也有望收獲成長。中國電力體制改革將步入整體優化提升的階段。2022年1月29日,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聯合出臺了《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指導意見》(發改體改〔2022〕118號,下稱《意見》),核心內容在于電力改革的市場化及轉型——市場化,在全國更大范圍內還原電力的商品屬性;提升電力市場對高比例新能源的適應性。同時, 《意見》對十四五、十五五時期...
能源生產和消費相關活動是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大力推動能源領域碳減排是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以及加快構建現代能源體系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圍繞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現有的體制機制、政策體系、治理方式等仍然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難以適應新形勢下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需要。
奧運歷史上首次實現了全部場館100%綠色供電,我國首條雪車雪橇賽道,世界上首次5G技術打造超高清直播演播室……一個又一個的“首個”“首次”,彰顯了北京冬奧會綠色、科技、智慧的底色。
9月7日,來自17個省份的259家市場主體,以線上線下方式完成了79.35億千瓦時綠色電力交易,這是當天我國綠色電力交易試點正式啟動后的首次交易。
綠色電力交易是以風電、光伏等綠色電力產品為標的物,在電力中長期市場機制框架內設立的交易品種,能夠全面反映綠色電力的電能價值和環境價值,并提供相應的綠色電力消費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