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盟宣布了一系列新舉措,旨在推動歐洲電池生產和清潔能源供應鏈的發展,以應對氣候變化并保留制造業基礎。其中,針對使用較少中國正極、負極和活性材料制造電池的公司,歐盟將提供總計10億歐元的補助,稱為“IRA Lite”。此外,歐盟還表示對國內生產商的凈零排放技術和氫能項目提供資金支持,總金額分別高達12億歐元和24億歐元。
這些舉措是歐盟建立有彈性的清潔能源供應鏈戰略的核心,旨在確保在不犧牲工業獨立性的情況下實現氣候目標。根據新規定,任何源自資助項目的新專利都必須在歐盟成員國注冊,以保護關鍵知識產權。
然而,歐盟的補貼計劃也面臨挑戰。采購限制可能會增加生產成本,減緩綠色技術的推廣,并在短期內對歐洲產生不利影響。盡管如此,歐盟領導人認為,自給自足的工業基礎帶來的長期利益大于最初的障礙。
與此同時,Northvolt的破產凸顯了歐洲電池生產行業的困境。這家瑞典公司試圖使用從歐洲采購的材料和部件在歐洲生產電池,但未能成功。Northvolt的破產表明,盡管歐盟在推動電池生產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但行業內的競爭和挑戰依然嚴峻。
分析人士指出,Northvolt的失敗部分歸因于其對市場預測的錯誤和對生產工藝的誤解。相比之下,中國的電池行業生態系統在制造效率、成本控制和技術創新方面表現出色,這使得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上具有強大的競爭力。
總的來說,歐盟的綠色轉型計劃需要時間來產生重大影響,而歐洲電池生產行業也需要克服一系列挑戰才能實現自給自足。盡管如此,歐盟的補貼計劃和采購限制仍然表明,歐洲正在積極努力推動清潔能源和綠色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