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泰國暹羅灣畔,重慶首個海外新能源汽車整車工廠——長安汽車泰國羅勇工廠正式投產。這是目前東南亞最先進的新能源汽車工廠,投資約100億泰銖(20億元人民幣),構建了涵蓋精益制造、全球研發、供應鏈管理的標準化體系,為“一帶一路”產能布局提供了可復制的中國方案,也標志著長安汽車實現了從產品出口到產業出海的跨越。

“依托‘海納百川’計劃,長安已形成產品出口、品牌出海、產業出海的三步走戰略,羅勇工廠在其中具有里程碑意義。”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介紹,作為長安首個海外新能源整車基地,羅勇工廠融合了長安汽車41年造車經驗與本地化實踐,占地約300公頃,包括焊接、涂裝、總裝、發動機總裝和電池裝配五大核心工藝車間,關鍵質量控制工位的自動化水平達到90%,一期設計產能為10萬臺/年,二期將達到20萬臺/年。工廠以“綠色、智能”為核心,應用光伏發電、雨水回收、數字孿生等先進技術,單車能耗降低15%,制造效率提升20%。
未來,深藍、阿維塔等品牌車型均將在此投產,產品覆蓋東南亞及右舵車市場。長安汽車還宣布,將加快AI輔助駕駛、人形機器人等技術迭代,計劃在泰國建立備件倉庫,實現用戶訂單24小時送達。
當天上午11點,隨著一輛銀色DEEPAL(深藍)S05新車緩緩駛出羅勇工廠外觀檢測線,長安汽車全球累計產量也宣告突破2859萬輛。
投產儀式現場,這輛剛下線的深藍S05右舵版汽車正式交付泰國用戶。該車型針對東南亞高溫氣候,搭載了智能熱管理系統,優化能耗表現。
朱華榮透露,目前長安在泰國產能本地化率已達40%,并成為首個通過泰國《56-2562》原材料認證的車企,享受稅收減免政策。未來三年,長安將向東南亞投放12款全新新能源產品,為泰國創造超過3萬個產業鏈就業崗位,并通過技術幫扶提升當地新能源汽車認證能力。
泰國工業部長艾格納表示,值此中泰建交50周年之際,羅勇工廠的正式投產,標志著中泰產業合作進入新階段。泰國政府將長安項目視為推動未來經濟轉型的重要支點,雙方將以此次合作為起點,共同探索東方美學與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打造新興技術賦能實體經濟的國際合作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