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由龍源電力自主研發的我國首套海上風電綜合探測平臺項目在北京順利通過權威專家組驗收。該項目解決了海纜故障點精確定位等系列“卡脖子”技術難題,填補了國內海纜磁場探測技術的空白,在海上風電技術創新領域樹立了典范。
圖為工作人員使用水下機器人對海纜進行綜合掃測
隨著我國海上風電快速向深遠海挺進,海纜探測難度與人身安全危險系數進一步增加。作為我國最早開發海上風電資源的新能源企業,龍源電力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在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上勇爭先,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走在前”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打造國內首套海上風電無人化綜合探測平臺“國能海測1號”,開創“水上無人船+水下機器人”的無人化海上作業模式。該項目創新融合及應用海洋工程中慣性導航懸停等先進技術,自主研發的高精度探測裝置對海纜進行“聲、光、電、磁一體化”綜合掃測,對海底地形地貌高精度三維建模、樁基設備360°全方位掃測,切實增強水下設備直觀可視性和監控能力,顯著提升水下檢測精度與效率,大幅縮短海纜故障定位時間、運維成本及停電周期,使海上風電運行維護更加智能高效、安全準確,實現海上風電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
目前,該項目成果已在龍源電力多個海上風電項目成功應用,具有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和推廣應用價值,為我國綠色能源走向深遠海提供有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