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其開發商中國三峽集團公司(China Three Gorges Corp.)稱,中國第一個采用自有技術和標準的海外水電項目——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項目的建設預計將在兩年內完成,并于2021年4月開始發電。
該公司表示,這項17.4億美元的卡洛特水電站項目將解決該國的電力供應瓶頸,并提供可持續穩定的能源支持。該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項目三峽大壩的建設者和運營商。
720兆瓦項目位于巴基斯坦東北部的杰盧姆河上,距離伊斯蘭堡55公里,于2015年4月開始建設。建成后,每年將產生約32億千瓦時的清潔電力,相當于2017年全國水電站總發電量的10%。
作為絲綢之路基金的第一個投資項目,該水電項目預計將向巴基斯坦政府繳納2300萬美元的稅收,并在建設高峰期為當地提供2200多個就業崗位,極大地改善了巴基斯坦的就業市場。
巴基斯坦,位于“一帶一路”倡議的交叉口,一直是國有企業最重要的投資市場之一。三峽說,目前在巴基斯坦有5個綠地投資項目,都是包括水電和風力發電在內的清潔能源項目,總裝機容量超過260萬千瓦,占巴基斯坦目前裝機容量的9%。
公司副總經理范夏霞說,公司在巴基斯坦多年,與當地政府建立了牢固的關系,并幫助改善了當地的生計。
中巴經濟走廊是中巴地區經濟發展的標志。雖然項目對環境保護和建設的監測相對嚴格,但公司相信項目將按時完成。
中國水電工程學會(China Society for Hydropower Engineering)高級分析師張博婷表示,盡管巴基斯坦在開發豐富的水電資源方面的資金有限,但巴基斯坦與中國的合作將使雙方受益。
她說,該公司有信心按時投產項目,以緩解巴基斯坦的電力短缺,并支持其經濟發展。
在過去的幾年里,集團發展迅速,已從一個新手轉變為歐洲、南美和東南亞企業的領導者和行業先鋒。
該公司早些時候表示,將增加與“一帶一路”倡議有關的經濟體的能源供應,并對參與該倡議的國家和地區進行進一步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