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
訂閱
從核電發展總趨勢來看,中國核電發展的技術路線和戰略路線早已明確并正在執行,當前發展壓水堆,中期發展快中子堆,遠期發展聚變堆
3月27日至28日,玲龍一號全球首堆首臺主泵在哈爾濱完成各項檢查,正式驗收發運。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唐傳寶參加了主泵檢查見證活動。位于海南昌江的玲龍一號示范工程是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塊式小型堆,主泵作為反應堆冷卻劑系統的心臟,是最關鍵、最核心且制造難度最大的設備。核動力院作為主泵的技術要求提出方與采購方,充分發揮系統設計的優勢,全力確保首臺主泵的制造、試驗、驗收發運,支撐了首堆工程的建設。玲龍一號主泵...
近日,泉舜流控自主研發的核電速啟耐蝕專用閥門密封圈TIG焊接技術項目通過權威專家組評審,被認定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一成果標志著泉舜流控在高端閥門制造領域的技術實力再上新臺階,為核電等嚴苛工況下的閥門可靠性提供了革命性解決方案。泉舜流控 用心智造河南泉舜流體控制科技有限公司隸屬泉舜集團,是一家集智能工業閥門研發、設計、鑄造、制造、銷售及服務于一體的全產業鏈高新技術企業。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鄭州高新區固定資產投資...
近日,兩家位于加州的公司宣布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將共同開發首艘用于深空應用的商用核動力航天器。根據合作協議,Antares公司的微反應器技術將被集成到ExLabs的科學探索和資源飛行器(SERV)中。這一集成將為地球靜止軌道(GEO)和深空作業(GEO+)建立高功率航天器平臺。合作將以GEO演示任務作為起點。ExLabs將建造并部署一艘搭載Antares核微反應堆的航天器。這項任務被視為太空核能的關鍵驗證,并將為GEO+任務更廣泛地采用核技術奠定基礎。...
漳州核電3號機組反應堆廠房安全殼鋼襯里模塊五,成功吊裝完成。從中核國電漳州能源公司獲悉:3月24日上午9時36分,漳州核電3號機組反應堆廠房安全殼鋼襯里模塊五,成功吊裝完成。吊裝過程安全,質量全程可控。鋼襯里是反應堆廠房安全殼的主要組成部分,鋼襯里采用全模塊化建造技術,整體劃分為六個模塊進行流水施工,其中模塊五是由筒體8段、筒體9段以及270個錨固件組成,吊裝總重約230噸。此次吊裝成功,是本月內完成的第三個大型鋼結構模塊吊裝工作,標...
韓宣網3月24日電 韓國與泰國于21日在泰國曼谷簽署了原子能合作協定。據韓國外交部表示,《大韓民國政府和泰國政府關于和平利用原子能合作的協定》簽署儀式在曼谷舉行,韓國駐泰國大使樸容民與泰國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與創新部部長素帕瑪·伊薩拉帕克迪正式簽署了該協定。韓國和泰國同為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成員國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締約國。雙方一致將核安全和環境保護作為首要任務,旨在通過和平利用核能技術,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近日,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自主研發的燃料棒線功率密度和偏離泡核沸騰比在線保護系統樣機順利通過抗震試驗。試驗的通過,標志著核動力院首套基于堆芯關鍵物理熱工參數的保護系統完成了科研樣機的研制和驗證工作,實現了堆芯安全保護技術的重大突破。燃料棒線功率密度和偏離泡核沸騰比在線保護系統通過在線監測堆芯中子注量率等參數,實時計算燃料棒線功率密度和偏離泡核沸騰比等核心安全參數,成功替代了傳統的超溫、超功率Δt保護限值...
3月23日19時16分,秦山核電秦二廠2號機組成功并網,217大修結束。這是中國核電本年度開展的首個大修,也是秦二廠首個實施常規島功率提升特大改造的大修。本次大修實現四個全國首例全國首次采用開頂法實現發電機定子整體更換,大幅度縮短了項目周期,顯著提升機組負荷因子,為同類機組改造提供秦山方案;全國首個700MW級核電機組三機無刷勵磁系統改為自并勵勵磁系統,新勵磁系統設計安全裕度更大,在可靠性、穩定性和維護成本等方面均有顯著優勢,在應...
3月21日,中核集團黨組副書記、總經理申彥鋒在集團公司總部會見上海電氣黨委書記、董事長吳磊一行。雙方就深化能源領域合作、推動產業升級等方面展開深入交流并簽署新一輪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上海電氣黨委委員、副總裁金孝龍,副總裁賈廷綱,中核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陳軍利參加會談。申彥鋒對上海電氣長期以來給予中核集團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并介紹了中核集團的產業布局、發展現狀和近年來主要成果。他指出,上海電氣是中核集...
2025年3月20日,中國大陸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迎來開工建設40周年。記者當天從中核集團獲悉,從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和運行的核電站到國內機組數量最多、堆型最豐富的核電基地,秦山核電基地目前擁有9臺機組,已累計發電超8600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超8億噸。中核集團總經理助理、中國核電董事長盧鐵忠表示,40年間,中國核電事業快速崛起,截至2024年底在建在運機組裝機容量位居全球第一,連續八年在運機組運行業績全球第一;在技術上、管...
近日,由西北師范大學與無錫貝塔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研制的國內首款碳-14核電池燭龍一號正式發布。這是我國研制的全球首款以碳化硅半導體材料為基礎的微功率核電池,標志著我國在核能技術領域與微型核電池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燭龍一號碳-14核電池原型機,從核心材料研發到換能器件制造,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研究團隊成功突破了能量轉換率低、穩定性差等關鍵技術瓶頸,掌握了多項突破性技術。由于碳-14同位素半衰期長達5730年,該電池不僅擁...
近日,西北師范大學聯合相關企業在江蘇省江陰市召開碳-14(C-14)核電池重大技術突破發布會,發布國內首款C-14核電池原型機燭龍一號,這也標志著我國在核能技術領域與微型核電池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西北師范大學項目技術負責人張光輝介紹,該核電池攻克了高比活度C-14源制備和換能器件能量轉換率低、穩定性差等關鍵技術難題。研發人員通過接入核電池儲能裝置模組后,驅動藍牙射頻芯片向外發射信號并成功接收。目前,搭載燭龍一號的LED燈已持續工作...
3月11日,中核二三中標福建漳州核電廠3、4號機組BOP建設安裝項目。這是繼1月24日中標漳州核電海水淡化一期工程后,中核二三在推動實現開拓攻堅市場,推進產業布局新突破方面的生動實踐。福建漳州核電廠3、4號機組BOP建安工程作為一項綜合性工程,涵蓋了建筑安裝的多個領域,對技術實力和協同管理能力有著極高要求。中核二三通過對現有產業的優化升級和新業務的拓展布局,促進核心板塊高質量發展,以穩健的經營和戰略布局,展現了在復雜市場環境中的...
3月5日,我國核電裝備制造領域再度迎來重要里程碑節點,國家重點核電工程田灣核電項目8號機組常規島主設備發電機定子及汽輪機低壓部套在上海電氣臨港重裝碼頭成功發運。由上海發電機廠承制的發電機定子,采用國際領先的水氫冷卻技術,實現99%國產化率。這一創新不僅保證大功率穩定輸出,還創造能效提升15%、維護周期延長30%的行業新紀錄。由上海汽輪機廠研制的核電低壓焊接轉子,攻克了世界級技術難關,通過8個精密鍛件與7道高精度焊縫的完美結合...
合肥3月9日電 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八分之一真空室及總體安裝系統(下稱八分之一真空室及總體安裝系統)9日在安徽省合肥市通過專家組測試與驗收,系統研制水平及運行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八分之一真空室及總體安裝系統是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項目的重要部分,旨在解決大型聚變堆真空室設計、成型、焊接、裝配和無損檢測等關鍵技術,并為未來聚變堆主機真空室內部部件的安裝、檢測、調試和...
2月25日至27日,由中核五公司承辦的山東石島灣核電站擴建一期工程核島及其BOP安裝施工組織設計專家評審會在山東榮成順利進行且評審通過。此次評審會匯聚了來自中核集團、華能集團、中廣核集團等20余位專家,共同聚焦施工組織設計的核心議題,為工程高質量建設注入智慧與動能。公司總工程師劉衛華參加評審會。會上,中核五公司詳細介紹了施工組織設計內容,隨后由專家組展開深入評審。來自業主單位、施工單位、技術研究院、監管機構的全鏈條專...
上一頁 1..
6 7 8 9 10 ...
613 下一頁
從核電發展總趨勢來看,中國核電發展的技術路線和戰略路線早已明確并正在執行,當前發展壓水堆,中期發展快中子堆,遠期發展聚變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