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
訂閱
水電資源是我國的優勢資源,開發水電是能源產業發展與結構調整的要求,水電作為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在我國能源發展史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支撐著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近日,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與剛果(金)國家電力公司簽署了因加I水電站6號機組改造項目合同。
6月7日,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溫樞剛在集團公司總部會見中國安能總經理周慶豐一行。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李向良,中國安能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郭建和參加會見。
6月5日,中國華能在柬埔寨桑河二級水電站舉辦以“‘能’通瀾湄、‘電’亮生活”為主題的開放日活動,華能助學金捐助對象移民新村小學生、柬埔寨皇家科學院大學生代表共計50余人參加活動。
經過72小時的試運行,中國電建總承包建設的科特迪瓦在建最大水電站——格西波-波波里電站首臺機組正式并網發電,機組正式進入商業運行階段
近日,中國能建葛洲壩二公司報送的厄瓜多爾保特-索普拉多拉水電站項目入選《中外水電國際合作優秀案例匯編(2024年)》。
日前,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舉辦了2024國際工程綠色供應鏈管理評價活動。其中,中國電建成都院申報的老撾懷拉涅河水電站機電設備成套項目被評為示范項目,哈薩克斯坦謝列克60兆瓦風電場項目被評為標桿項目。老撾懷拉涅河水電站機電設備成套項目是成都院在老撾國別承接的第二個機電設備成套項目。機電設備成套項目以EPI(設計和設備成套深度融合)模式優質高效的執行,于2023年5月底按時完成了兩臺機組充水轉機,實現全部機組三天兩投的節點目標...
5月28日、5月29日,由中國能建葛洲壩機電公司承建的國網新源浙江寧海抽水蓄能電站26小時內完成兩大節點——2號機組轉子、3號機組定子成功吊裝,刷新項目建設速度,再次彰顯機電安裝實力。國網新源浙江寧海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容量140萬千瓦,安裝4臺35萬千瓦可逆式水輪發電機組,設計年平均發電量14億千瓦時,年抽水電量18.67億千瓦時,建成后主要承擔浙江電網的調峰、填谷、調頻、調相及事故備用等任務。轉子是水力發電機的核心部件,是機組安裝過...
5月29日,中國能建葛洲壩電力公司承建的煙臺供水項目8#泵站成功封頂,是繼水廠、管網相繼施工后,項目建設取得的又一階段性成果,8#泵站是此項目規模最大,供水戶數最多的泵站。煙臺供水項目建設內容主要為新建一座10萬立方米/天的水廠及配套管網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施工形象進度約93%,門樓水廠生產區完成100%。供水管網總長度約110千米,累計完成約109千米,總體進度完成約99%。增壓泵站共4座,其中3座正在進行施工,總體進度完成約50%。項目建成后...
當地時間5月25日,由中國電建承建的印尼佳蒂格德水電站項目順利通過性能試驗和可靠性運行測試,正式投入商業運營。佳蒂格德水電站項目位于印尼西爪哇省雙木丹縣,主要工程內容包括修建引水洞、調壓井、發電廠房,采購安裝水輪發電機組等。電站裝機110兆瓦,年發電量4.5億度,建成后將對保障印尼爪哇電網的電力供應安全、提升清潔可再生能源比例發揮重要作用。為確保按期投產,項目團隊超前謀劃、精心組織,提前制定發電計劃,反復優化調試方案,克服各...
2024年6月3日,國網新源浙江泰順抽水蓄能電站水庫工程開工動員大會舉行。
黃河流域在建海拔最高、裝機最大水電站——國家能源集團青海瑪爾擋水電站3號機組水輪機轉輪順利吊裝就位,為2024年全部機組投產發電奠定基礎
5月31日,廣東陽江抽水蓄能電站工程竣工驗收會議在廣州召開,驗收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為,廣東陽江抽水蓄能電站已按標準的設計規模、設計方案全部建成。樞紐建筑物、機電及金屬結構設備設計符合規范要求。驗收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陽蓄電站工程竣工驗收并簽署了竣工驗收鑒定書。至此,陽蓄電站工程竣工驗收通過。陽江抽水蓄能電站是國家和廣東省重點建設工程,一期工程投入運行后,預計每年可節約標煤約16.5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1.38萬噸,減排二氧化硫...
近日,廣東陽江抽水蓄能電站工程竣工驗收會議在廣州召開,驗收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為,廣東陽江抽水蓄能電站已按標準的設計規模、設計方案全部建成。
近日,由中國電建EPC總承包的印尼佳蒂格德水電站正式投入商業運營,保灌溉、抵洪水、供電力、促經濟,給當地民眾生活帶來極大便利。印尼佳蒂格德水電站是中國電建承建的佳蒂格德大壩項目的后續發電工程,總裝機容量110兆瓦,年均可發4.5億度電。電站將從佳蒂格德水庫取水發電,充分利用其10億立方米巨大庫容,讓長期困擾當地的缺電限電問題成為歷史。佳蒂格德大壩是一座由中國技術、中國資金、中國設備、中國方案建成的工程。項目自上世紀六七十...
巴西聯邦共和國副總統兼發展、工業、貿易和服務部部長熱拉爾多·阿爾克明在北京與中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智剛舉行會談
水電資源是我國的優勢資源,開發水電是能源產業發展與結構調整的要求,水電作為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在我國能源發展史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支撐著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