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關于新產業變革的研究和討論引起了學術界和政府決策部門的廣泛關注。除了對新產業變革方向的分析和預測之外,當前還應該加強對產業變革機制的分析,力求得出一些有關新技術突破和產業變革的規律性認識,這對于抓住全球產業變革機遇、促進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新技術突破帶動新產業變革
1990年代以來,全球產業發生了多次變革,深刻改變了國際經濟與社會發展面貌和競爭格局。如“數碼影碟機”替代“磁帶錄像機”,“激光打印機”替代“點陣式打印機”,“數碼相機”替代“膠卷相機”,“數字移動終端”替代“模擬大哥大”,“液晶平板電視”替代“顯像管電視”,以及“GPS導航系統”對“紙質地圖”的沖擊等等。
與此同時,科學技術領域正在孕育新一輪突破的巨大能量,將會推動更多產業發生重大變革。能源互聯網、泛在智能網、藥物基因組學、生物器件制造、新一代智能材料、新一代功能膜技術等一系列技術突破正在改變現有的產業格局和競爭模式。同時,大數據背景下的3D打印等“制造業數字化”技術,正推動全球制造業的技術要素和市場要素配置方式發生革命性變化。
在新興產業成長過程中,新技術的應用擴散以及對原有技術的影響,會導致技術融合。而技術融合能夠推動不同產業之間形成相似的技術基礎,使不同產業生態系統間的技術創新活動邊界趨于模糊。而以前各自獨立的技術創新活動,會逐漸整合形成新的主導設計,直接帶動革命性新產品的出現,最終形成新的產業變革。
面對洶涌而來的產業變革浪潮,各行業的領軍企業都在積極整合全球創新資源,打造新的產業生態系統和合作網絡,希望創造出不同凡響的重大創新產品,使其主導的產業生態系統能夠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脫穎而出,從而繼續保持產業領導者的地位。
產業變革的四種軌跡
在產業變革的大背景下,技術創新的日新月異給舊的產業帶來變革壓力。由于新興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替代,必然受到傳統產業生態系統的抵制。原來舊技術的生態系統對變革沖擊的適應和消化能力是不同的。在很多領域,重大科學與技術突破出現之后,舊技術及其產業并非只是全身而退,拱手讓出市場份額,而是往往表現出很強的延續能力,新舊產業有時候會并存或者共生。
此外,由于新技術的市場應用前景、產業化的支撐創新平臺、系統生態的成型以及規模化經營盈利過程,往往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和風險,新技術生態系統的相關各方若不能實現真正的深度“協同合作”,持續性地創造和獲取新的價值,往往只能形成一種“脆弱的合作關系”,使其無法替代舊技術的生態系統。
美國波士頓大學的麥可罕教授通過對美國產業變革的歷史數據分析發現,產業之所以要不斷變革源于兩種威脅,一種是對產業核心業務活動的威脅,即對某種產業一向賴以獲取利潤的核心業務活動產生弱化甚至淘汰的威脅;另一種是對產業核心資產的威脅,即對某種產業有效開展核心業務活動所依存的知識、品牌、專利等無形資產產生貶值甚至失去價值的威脅。由此,可以界定出四種產業變革的軌跡:
——徹底型。當某個產業的核心資產與核心活動均遭受淘汰威脅時,該產業則將經歷一次徹底的變革。這種變革可能主要來自技術變革,也可能來自某些重大政策或消費者偏好的改變。例如數碼相機對于傳統相機的替代表現為徹底型變革。數碼相機是集光學、機械、電子、存儲于一體的全新產品,具備傳統相機無法實現的全新功能,如可當場檢查拍攝效果、影像數據快速傳輸電腦等。在20世紀末,隨著數碼相機技術的成熟以及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傳統相機產業的核心資產與核心活動均遭受毀滅性打擊,整個產業經歷了一次徹底型變革。
——漸進型。當某個產業的核心資產與核心活動均未遭到傷害時,該產業則經歷趨向漸進式變革。例如,在線拍賣始于1990年代中期,改變了傳統拍賣活動的實施方式。盡管在線拍賣在整個在線電子商務中的比重上升很快,但其并沒有對傳統拍賣的核心資產和核心活動產生根本威脅。
——開拓型。開拓型變革發生在產業核心資產遭受威脅,而核心活動仍然穩定之時。例如,激光打印機實現規?;瘧弥?,傳統的點陣式打印機雖然受到嚴重沖擊,但是其打印原理特別適合用于票據打印,并是多聯打印的唯一選擇,因此點陣式打印機以及零部件供應網絡到今天仍然在海關、稅務等領域廣泛使用,形成了一個可持續的市場需求。
——中間型。中間型的變革則是發生在核心活動遭受威脅,而核心資產仍保有創造價值的能力之時。例如,以分布式、間歇式能源利用為核心特征的新能源產業突破了傳統大型火力發電機組與大范圍電網系統所構建的集中式的能源供應模式,能源轉化效率進一步提升。雖然傳統能源產業受到新能源發展的威脅,但考慮到技術的成熟度及成本的競爭力,在可預見的將來,傳統能源將與新能源共存,其核心資產所受的威脅較小。
營造適應產業變革的創新機制和創新環境
基于對新技術突破帶來產業變革規律的認識,政府部門要為相關企業營造適應產業變革所需的政策環境,支持企業創造新的產業價值。
要加強需求側政策對新興產業的引導和扶持。重大技術突破帶動產業變革需要強有力的潛在需求牽引,在應用層面需要成熟的技術和商業體系,培養各類技術人才。在新興產業的核心技術突破后,還要進一步形成關鍵單元技術、系統集成技術群。
要重視新興產業中協作創新機制的建立,促進供應鏈和銷售網絡共享和技術信息交流。通過協作和共生形成高效的運營機制, 并逐步建立起具有共同新價值和遠景目標的產業生態系統和相應的商業模式。
要鼓勵創新領軍企業建立具有競爭力的新興產業核心資產,整合相關技術平臺、應用平臺和產業組織平臺,把握重大的新技術應用前景,推進相關企業在縱向一體化與橫向分工維度的緊密合作。著力提高相關產業新技術的開放和合作程度,重視發展配套技術,降低基礎設施成本,從而推進新興產業的健康發展。(作者單位: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