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價上調時間窗口再次開啟。據市場機構監測,截至2月15日收盤,三地原油變化率已達4.29%,而前次調價是在2012年11月16日。據此推算,22個工作日在去年12月14日已經滿足了。成品油價上調的兩個條件均已滿足,即將迎來2013年的首次提價。
雖然靴子尚未落定,但市場上開始了提前反應。據記者了解,自2月16日起全國各地中石化、中石油等主營銷售單位都已開始上調成品油銷售價格,西南、華南等個別地區甚至出現控銷情況。山東等地煉油公司的汽油價格經歷大漲之后,柴油價格也開始快速補漲,幅度約在50元~200元/噸不等。
有分析人士認為,由于元宵佳節將至,國家發改委或適度推遲此輪成品油調價的時間。但如果調價時間向后拖延,預計三地變化率會繼續攀升,調價的幅度也會因此加大。預計調價幅度約在200元~400元/噸,這也意味著北上廣93#汽油價格可能再次回到8元以上。
近期成品油新定價機制出臺的預期再度升溫。據業內人士介紹,改革方向傾向于 “縮短調價周期,改進調價操作方式,提高機制運行透明度”,從而進一步推進定價機制的市場化進程。但不管是將目前的“±4%”縮小至“±3%”,還是在原油上漲和下調時分別采用不同變化率,或者將調價周期從“22個工作日”縮短至14天或者10天,都將更準確、更及時地反映原油價格的走向。
目前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高達56%,但是國內煉廠加工原油并不全部為辛塔、迪拜及布倫特原油,還含有中東部分地區的低價高含硫量原油及國內原油,故引入國內原油作為基準原油更有利于制定符合國情的成品油價格。
有分析師認為,目前來看改革的方向基本上是確定的,在當前國內物價水平相對較低且可控的情況下,新機制推出的時機較佳。從目前國際原油的價格來看,再加上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在通脹壓力不大的情況下,推出修訂后的價格管理辦法,新機制推出的時機較佳。而在調價周期縮短及對應變化率幅度有望降低的影響下,2013年成品油調價或將更加頻繁。
聯訊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曹衛東認為,“此次成品油價格上調,也是調價史上第一次春節后立即調價,這將帶動2月份CPI同比增幅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