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清算銀行(BIS)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實際有效匯率已經連續升值達十個月。
同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8月的即期市場也接連創出新高。研究者預計,短期內人民幣微升或穩定的總體趨勢還將延續。
BIS數據顯示,自去年10月以來,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一直處于升值態勢,7月人民幣實際有效率指數為117.24,較6月上升近1個百分點。
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也存在升值動力,8月以來,人民幣即期匯率已有四個交易日創歷史新高,并接連升破6.12和6.11兩個關口。
8月7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首次突破6.12關口,收盤報6.1193;8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繼續向上,盤中觸及6.1143的新高點;15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尾盤逼近6.11大關,收盤報6.1125;16日,6.1100整數關口開盤即告沖破,開盤后升至6.1091,再次創下匯改以來的新高。
今日(8月19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小幅回落,至6.1690;即期匯率在開盤也出現小幅回落,但隨即開始轉而向上。
中信銀行金融市場研究員劉維明在接受財新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市場對中國經濟企穩預期的強化,人民幣匯率預期又開始重新向上,延續了近八年來的總體勢頭。人民幣總的升值趨勢并沒有改變,外圍壓力依然存在。而且盡管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經接近均衡值,但是市場仍在測試其匯率的高點位置。同時,人民幣國際化也需要保持人民幣的升值態勢。總體預計年內人民幣升值幅度為5%左右。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發布研究報告預計,短期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還將會保持小幅升值或穩定的走勢,貶值因素已經出現明顯弱化。
他認為,中國決策層對宏觀政策進行微調,有助于緩解經濟的下行風險,宏觀經濟環境有利于人民幣匯率企穩。而且,整體而言預期下半年外貿將有改善,這將緩解人民幣的貶值壓力,但外貿改善的力度將是溫和的,并伴有階段性下行風險,不會明顯提振人民幣走勢。
劉東亮表示,從政策選擇方面看,依靠匯率貶值刺激經濟并非決策層的優先選擇,甚至是排名靠后的選項,即只有當其他手段無法阻止經濟硬著陸時,才會考慮讓人民幣貶值。同時,美元在接下來幾個月的表現,可能并不會像此前預期的那樣強勁,更有可能是在劇烈波動中緩步上漲,這無疑會減輕人民幣所承受的來自國際市場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