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列個表,把2016年最火的黑科技名詞全放上來,虛擬現實(VR)一定能排在前三位。浙江省今年的高考作文題目甚至就是《虛擬與現實》,VR這個極客詞匯似乎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
然而,雖然中國VR市場熱度持續高漲,但在技術和產品內容上都還存在很大的缺陷。機構投資人也是觀望的居多,真正出手的很少。VR的市場教育和渠道體系還比較初級,聽說過VR的人很多,見過的很少,體驗過的人就更少了。
那么虛擬現實行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到底如何?它對于數字化工廠未來工業的發展又會有哪些影響呢?值得我們對此一探究竟。
VR在數字化工廠中的應用
虛擬現實技術雖然在消費品市場比較火熱,但在我看來,這項技術在數字化工廠的應用前景會更加廣闊,因為它將解決目前制造業工廠中的三個痛點:
成本問題
制造業的成本高是多方面的,而且不同的行業問題也不一樣,但是有一點在中國當前是比較普遍的,就是用工成本的上升。一方面工人的工資水平在提高,另外一方面,由于新生代的權利意識覺醒,跳槽變得越來越頻繁,很多工廠每年要有很高比例的老工人離職,新工人上崗。而以往新工人上崗之前,需要進行幾個月的實習和技術培訓,才能成為一個熟練工,即使是一個熟練工,其成本在近幾年是呈幾何級上升的,虛擬現實技術將成為這個問題的重要解決方案。
使用VR和AR技術,可以在眼睛屏幕上直接顯示操作指令與說明圖片,可讓員工隨時查詢和執行作業。虛擬現實技術與數字化工廠結合之后,一個新人也能隨時調用每臺設備的參數和互動式的操作手冊,這會大大減少工廠內專家型工人的雇傭,降低勞動成本。
在數字化工廠應用了虛擬現實技術之后,企業培訓的目標不再是讓工人掌握某種技能,而是如何使用這些高效的數字化工具,如何有效地進行人機互動。這個門檻遠比設備操作要低得多,而且隨著VR技術的發展,交互性會越來越友好,學習成本也會越來越低。
效率問題
效率問題可以舉個例子說明。我們打出租車的時候,在沒有建立起北京市的虛擬城市地圖之前,我們需要有經驗的司機,因為我們需要問路,需要預測什么時間到,遇到堵車需要借助運氣和司機的經驗。而當建立了一個虛擬的城市模型以后,在虛擬地圖上可以設置起點和終點,可以對路線進行優化以選擇最優路徑,虛擬的導航地圖可以和真實的行車數據進行互動,可以實時糾偏,而且多次往返以后地圖數據會反饋回一個優化的線路。虛擬模型和真實模型形成雙向數據流,不斷地迭代、優化,實現最優的生產模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集成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把虛實結合在一起,實現生產效率的提高。
AR技術可以根據現場情況通過算法得出運行最快、步驟最少的解決方案。以菜鳥物流為例,揀貨員從快遞箱中取出需要配貨的訂單,運用AR眼鏡掃描訂單上的二維碼,就從眼鏡鏡片屏幕中看到了該訂單包含的詳細商品信息。然后揀貨員精確地從面前貨架上取貨、確認、放入快遞箱。貨品的擺放也經過了智能算法的優化,以保證揀貨員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一個訂單的貨品分揀。在這里,一個訂單貨品的分揀僅需要三分鐘左右,大大節省了時間,而且AR眼鏡還能瞬間采集所看到的信息,遠遠超過以往速度。
時效性問題
企業難免會出現各種故障,而對企業來說一分鐘的停滯就可能造成成千上萬元的損失。對于擁有外勤人員的企業,更是存在信息交換不到位、出現故障無法及時解決等問題。
虛擬現實技術能夠縮短問題診斷與修復的時間,且不再需要另外派遣專家前往遠端據點。事故現場任意員工皆可通過AR眼鏡與遠端專家通過視頻協作完成任務,擁有極高的時效性并省下專家飛往現場提供協助的開銷。
遠端現場的員工可由通信與即時視頻分享讓有經驗的員工提供問題診斷及修復的建議。問題瞬間解決的同時還提高了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