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已經是一個明確的方向,但我們或許對智能制造還沒有全面的認識。
日前,南京中電熊貓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熊貓”)總經理陳寬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智能制造包括了感知、網絡、執行、應用四個層級,但目前很多智能化技術還停留在自動化層面,這離智能制造還有一定的距離,而未來,制造業的目標應該是智慧工廠。
以下為訪談實錄:
智能制造四大層級:感知、網絡、執行、應用
首先我說一下我們對智能制造的理解。美國提出了新型制造國家戰略計劃,中國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我們認為智能制造從層級上講分為四個層級:
最基礎的層級叫感知層,主要解決的是感知和數據采集等問題,其中涉及到各種傳感器、射頻識別、機械識別等等。
第二個層級是網絡層,網絡層解決的是兩個問題,一是所有智能制造體系中各種設備、各種制型單元的互聯互通,二是信息的處理、融合和控制。這里面主要依托的是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以及工業互聯網的落地,通過這些方面的結合實現智能制造體系的互聯互通。
第三個層級是執行層,就是現在的機器人、智能機床以及精密的加工設備,包括自動化生產線、3D打印等等。執行層面解決的是一些比較具體的問題,把信息流轉變成可操作的動作,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智能制造。但目前這樣一個層面只能叫數字化車間,還不能完全成為智能制造體系。
第四個層級就是應用層,應用層就是一攬子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在這方面,中電熊貓擁有四個國家級、九個省部級的研發中心,以及將近2000位的智能制造專業人才儲備。中電熊貓在智能制造領域有一個比較明確的地位,就是希望成為一個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智能制造成套設備提供商和一攬子解決方案的提供商,這就是我們的具體目標。
當然,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涉及很多要素,但中電熊貓不可能每個要素都去做,我們專注的是數據采集、工業云、數據分析,以及在物理層上做互聯互通的網絡連接。中電熊貓是以無線電通信起家的, 經過80年的經驗積淀使得我們在網絡連接和數據傳輸方面有比較大的優勢。
在執行層,中電熊貓也有機器人,而且我們的機器人還有別于其他公司的機器人。我們用的是自己的控制器,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算法,包括我們做出來的各種機器人本體,涉及到承重力等各種精度,我們都做得出來。當然,這些東西還不能構成整個智能制造的大概念,真正要實現智能制造更多地還涉及到軟件,也就是能夠實現各種智能設備的信息控制和互聯互通的軟件,通過軟硬件的結合才能整合成完整的一套系統,我覺得這才能稱之為智能制造,而我們現在談的MIS、智能車間、數字化車間等等,這些層面還是比較低的。
所以,我認為如果這個階段稱為智能制造或者叫智能工廠,那么更高的目標應該是智慧工廠和智慧制造。將來,通過云平臺的支撐,通過大數據技術對數據進行分析,智能制造系統就能夠具備一些學習的能力,具備一些自我的邏輯推理能力以及思考能力。中國制造2025是國家戰略,而中電熊貓作為央企,去推動國家戰略的落地,這是我的使命和擔當。同時,中電熊貓作為南京企業,對于江蘇省南京市智能制造的推動,也應該承擔這種使命,做出自己的貢獻。
江蘇制造:以示范企業帶動全省發展
一方面是應用,作為智能制造設備的使用方,包括中電熊貓在內的傳統制造企業,我們的生產線怎么通過智能制造的改造提高效率、檔次以及各方面的精度。另外,是需求牽引,因為現在整個中國的人工成本在增加,用戶對產品在精度等方方面面的要求也越來越苛刻,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傳統生產線的智能升級改造。中電熊貓所針對的就是傳統制造業,我們發現,通過智能制造改造,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生產能力確實都有了明顯的提高了。
以熊貓晶體為例,現在他們已經可以實現三地的生產線控制,把廊坊、深圳、南京三個地方的生產線實時數據全部匯總,包括生產質量、產量等等,各方面的信息都可以在南京反映出來。
另外一個例子,是華東塑業,因為塑業本身是有毒有害的,對環境影響比較大,因此,我們就通過改造降低對人體的危害,同時也提高效率。
另一方面是研發,在這方面江蘇作為制造業大省,對于制造業企業的轉型推動意愿非常強烈,政府也有很大的支持,這對于企業來說是非常好的機遇。因此,這一塊的市場空間非常大,而中電熊貓自己的技術和系統已經在自己的生產線上進行了嘗試,解決了很多自身的需求,同時我們也在不斷提升和磨練這些技術,提高精度。除此之外,我們也希望打造供示范的智能制造工廠,通過這一系列的努力,去推動自身包括江蘇制造企業向著智能制造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