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方面,內陸電廠采購需求積極性不高,紛紛下調接收價格,促使產地煤價繼續下跌。晉北地區,港口需求低迷影響下,下水煤發運情況不好;而周邊用戶采購有限,促使部分煤礦出現頂倉,價格承壓。陜北地區,受用戶拉運積極性低迷影響,區域內需求低迷,價格弱勢下行。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周邊電廠以及港口流向發運均不佳,產地煤價仍處于下行過程。
3月30日,蒙古國財政部長呼日勒巴特爾通過社交媒體發布消息說,西伯庫倫口岸已順利恢復向中國策克口岸出口煤炭。至此,該國嘎順蘇海圖、西伯庫倫兩大口岸均已恢復向中國出口煤炭。
3月26日,哈薩克斯坦工業和基礎設施發展部發布消息稱,計劃將2020年煤炭產量提高至1.2億噸,其中8200萬噸供應國內市場,3800萬噸用于出口。
國家安監局發布的安徽省煤礦生產能力公告顯示,截止2019年12月31日,安徽省共有生產煤礦41處,合計產能12696萬噸/年。根據公告,安徽省生產煤礦以120萬噸/年以上的大礦為主,產能在60萬噸/年以下的煤礦僅3處,產能在120萬噸/年以下的煤礦僅6處。
內蒙古自治區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2月份,內蒙古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原煤5682萬噸,同比下降12.5%。
由于采取了更加嚴格的空氣污染防治措施,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重挫電力需求,韓國今年第一季度的動力煤進口量預計將降至10年低位。
近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蔓延,國際市場也出現恐慌情緒,大部分資產都有較大幅度的下跌,動力煤主力合約從540元/噸左右跌至520元/噸下方。
今日國內煉焦煤價格弱穩運行。隨著前期價格的持續走弱,近期煤市觀望為主,實際訂單依然偏少,多數執行以銷定產。庫存方面煤企精煤持續上升,個別累庫壓力繼續加大,加上目前二季度長協價格多半下調,山西地方煤企或有新一輪小幅下降預期,短期煉焦煤價格穩中偏弱。
產地方面,煤礦復工復產加快進行,供應繼續增加。受港口降價、發運倒掛、需求不振等因素影響,晉蒙地區煤礦發運以長協為主,煤礦整體出貨較差,庫存高位運行,產地煤價小幅回落;陜西神木地區復產中小礦增多,產量穩步增加。
目前,進口通關政策嚴格,煤炭進口通關難度增加。據了解,福建、廣州、廣西等沿海省份都不同程度對海運煤進口實行限制措施,但從目前實際到港情況看,這些限制措施似乎并未產生明顯影響。據悉,為防止境外輸入型新冠病例進入我國,福州海事要求境外船舶需要在錨地停留14天才能靠泊。廣西防城港、欽州港都要求只允許本地終端企業報關。
2019年山東省煤炭消費壓減工作任務基本完成,2020年去產能任務也已展開,按照任務要求3月份山東省3家焦化企業合計退出產能180萬噸,4月份將6家焦企合計退出產能430萬噸,目前已有部分焦企著手退出。
日前,內蒙古政府發布的《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2020年工作計劃》提出,2020年內蒙古將實現原煤產量10億噸左右,嚴格落實“三區三線”管控要求,編制全區煤炭開發布局規劃,草原核心區不再新開煤礦,鄂爾多斯等地區合理安排開發時序和強度,全力穩定煤炭產能、產量和價格。
產量基本恢復至正常水平,而下游復工情況不佳,復工速度明顯慢于產地,導致煤炭市場呈現供大于求局面、坑口價格持續下調。目前坑口生產和下游需求出現錯配,有近一個月時間差。
為深入分析研討當前電煤市場運行態勢和關鍵問題,有針對性地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以及2020年電煤保障和生產供應工作,3月19日,中電聯燃料分會以網絡視頻形式組織召開了2020年第一次電煤形勢研討會。
白銀市將由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區域內中煤、甘肅能化、靖煤等企業共同建設,打造集煤炭儲備、銷售運輸、清潔轉化、煤化工于一體的千萬噸煤炭儲運交易轉化基地。
2018年煤炭產量向“三西” 地區集中,而中東部煤炭消費缺口拉大,煤炭區域供給格局變化,我國煤炭消費量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的中東部地區,其中山東省是主要煤炭消費地區。而隨著區域間煤炭調撥規模擴大,多年來形成的煤炭運輸格局也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