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上交所發布公告稱,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為首只通過發行備案的碳中和綠色債,總額不超過50億。同日,國家電投、華能集團、中核集團也完成發行備案,金額分別為5億、不超過20億和不超過30億。其中,國家能源集團是此次擬發行規模最大的企業。
為積極響應國家“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標,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全面有效實施,比亞迪近日宣布啟動企業碳中和規劃研究,探索新能源汽車行業碳足跡標準,引領中國汽車行業邁入綠色發展新階段。
為助力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實現,加快推進碳中和綠色技術研發轉化應用,中國科學院與中國石化近日聯合成立碳中和綠色技術聯合研發中心。該中心將充分發揮各方在技術創新、工程設計和產業應用等方面優勢,創新體制機制,共同構建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開放共享協同攻關新模式。
近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笆奈濉遍_局之年,我國高規格發布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綱領性文件,對各地區、各部門準確把握發展新階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為經濟發展加快注入綠色新動能具有重要意義?!兑庖姟访鞔_要求發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資源、嚴格保護生態環境、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基礎上,這是實現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關鍵舉措,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
鑒于中國已明確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許多跨國公司意識到,中國能源結構低碳化發展趨勢不可逆轉,企業要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必須加快調整業務布局。在供給側,不少跨國能源企業選擇大力發展低碳能源,加快替代傳統化石能源,在力保能源供應的同時減少排放;在需求側,能效管理市場迎來巨大發展機遇,電氣化與數字化作為公認的能效管理主流方向成為相關行業企業的必爭之地。
近日,農業銀行主承銷的全國首批“碳中和債券”——“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綠色中期票據(碳中和債)”成功發行。
新一輪能源革命的核心為可再生能源發電與規模儲能,在眾多電化學儲能技術中,由于鈉離子電池具有資源豐富、低成本、高安全、轉換效率高、靈活方便易于集成、響應速度快、免維護等優點,因此是規模儲能的理想選擇之一。
發展綠色金融逐漸成為國際主流共識,該如何助推綠色金融的發展變得越發重要。在當前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催化下,綠色金融已先行出發,為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儲備了大量的金融資源。
列支敦士登,一個位于歐洲中部的內陸袖珍國家,雖然占地面積較小,卻因完全用建筑光伏獲得人均光伏裝機世界第一。在德國,光伏屋頂隨處可見,光伏發電不需要等待儲能設施建設完備,現有電網就已經有足夠的容納能力。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2月19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同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緊密關聯,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扭住構建新發展格局目標任務,更加精準地出臺改革方案,推動改革向更深層次挺進,發揮全面深化改革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關鍵作用。
未來20 年新能源和火電仍將相互依存,電力公司或迎來盈利和估值雙修復。參考國家2060 年碳中和目標,未來20 年并未提及退出火電。而最近的電荒表明,清潔能源受制于時間和空間限制,并不能支撐冬季電力的缺口。因此,我們認為“十四五”乃至“十五五”期間,火電或仍將承擔基礎電源和輔助調峰電源的作用,不僅不該關,還應該增加機組,否則冬季電荒還會重來。
本次“碳中和”債券的推出是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踐行國家“3060”碳中和目標、落實國家領導人關鍵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碳中和債”是綠色債務融資工具的子品種,相較于一般綠色債務融資工具適用于節能環保、污染防治等較為廣泛的綠色用途,“碳中和債”的募集資金用途更為聚焦,專項用于具有碳減排效益的綠色項目。
“中國要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這是一個全國的大概念,但如果分解到各個省,壓力是完全不同的,責任也不一樣。比如北京、四川、青海、內蒙古,這幾個省(市)就天差地別,如果籠統地混為一談,責任界定就會模糊不清。所以,我國更適宜走分省碳中和的道路?!痹谌珖贾泻偷拇竽繕讼?,如何穩扎穩打、步步推進,中國科學院院士、青海大學校長王光謙有著自己的思考。
華春瑩: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是發展的“一帶一路”,更是綠色的“一帶一路”。中國始終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與相關國家開展能源合作,努力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發展目標。水電、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是中方在“一帶一路”電力合作的主要領域,幫助東道國能源供給向高效、清潔、多元化方向加速轉型,帶來了積極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2021年2月的第1天,通威集團在四川按下了全面啟動“碳中和”規劃的按鈕。這家全球領先的農業、光伏“雙龍頭”,在“碳達峰、碳中和”遠景目標指引下,領跑全行業!
碳中和(carbon neutral,or carbon neutrality)作為一種新型環保形式,目前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大型活動和會議采用。碳中和能夠推動綠色的生活、生產,實現全社會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