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晚間,隆基綠能(601012.SH)與晶科能源(688223.SH)官微聯合公告稱,雙方及雙方關聯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的相關專利主張和法律事項已達成和解協議。
兩家公司共同宣布:“結束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的全部專利糾紛法律程序,并就雙方各自持有的部分核心專利的交叉授權許可達成相關商業安排。”
除了現有訴訟的和解,據隆基綠能與晶科能源官微晚間消息,未來,兩家公司將繼續加大新技術研發,加速先進技術的商業化與應用創新,并在未來探討更深層次的合作。
一直以來,晶科能源在TOPCon專利方面處于行業領先地位,隆基綠能在BC技術專利方面領跑行業,此前這兩家企業的專利糾紛也主要圍繞TOPCon技術,并互為原告和被告。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今晚官微信息更多地是展現一個龍頭企業合作的態度,聯合聲明的信號意義更強,并沒有具體展開雙方在哪些核心專利技術展開專利交叉授權。
今年3月3日,隆基綠能在美國向得克薩斯州東區聯邦地區法院對晶科能源及其子公司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指控后者的TOPCon技術及其他多款光伏組件產品侵犯其美國專利,要求其禁止銷售相關產品并賠償經濟損失。
今年2月,隆基綠能在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晶科能源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指控其產品侵犯隆基的專利技術,并要求停止制造、銷售及許諾銷售涉嫌侵權的產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已受理該起訴,預計3月20日開庭審理。
而在此之前,2024年12月起,晶科能源先后在中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地對隆基綠能發起6起專利訴訟,主要涉及TOPCon電池技術及組件設計與制造等核心技術。
今年初,隆基綠能創始人李振國接受第一財經等媒體采訪時也直言其對“專利互毆”現象的擔憂。
李振國說:“中國光伏行業前一二十年快速發展,是全行業(包括上下游、材料商、設備商)共同努力的結果。每家光伏企業都有自己獨特的專利成果。在行業整體下行的情況下,如果專利變成‘武器’,會加劇混亂的秩序。”
2025年起,光伏企業間的競爭進入白熱化,并從“價格戰”蔓延至“專利戰”,企業間的專利糾紛持續高企。
除了今日官宣“和解”的隆基綠能和晶科能源,天合光能(688599.SH)、阿特斯(688472.SH)、晶澳科技(002459.SZ)、正泰新能(正泰集團子公司,601877.SH)等也先后卷入這輪專利圍獵。
不過,多位企業家都在公開場合反對過“專利戰”和“內卷”。阿特斯創始人兼董事長瞿曉鏵年初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反對光伏企業以專利保護之名,行惡意競爭之實。如果利用專利引發“專利戰”,讓大家把精力都花在這種糾紛上,那就會延誤中國原創技術的發展。
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在今年兩會期間公開表示,公司已聯合產業鏈10余家企業共建制造業創新中心,通過聯合研發、共享專利,打破“各自為戰”局面,推動技術成果的產業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