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染秋色,奮斗正當時。連日來,新城開集團G571阿若(酒泉阿克塞至新疆若羌)高速公路電力工程項目錨定目標、攻堅克難,以“拼搶爭實”的奮斗姿態,勾勒“最美秋色奮戰圖”,為項目高質量推進持續注入新動能。

當前,項目建設已進入攻堅沖刺期,各電壓等級線路與變電站建設高效推進。配套變電站與線路工程同步聯動、協同發力,共同織密區域電力保障網,整體形象進度均達預期目標。其中,110KV多壩溝變電站至35KV紅柳溝變電站35KV供電線路、330KV大圖變電站至110KV多壩溝變電站110KV供電線路已實現全線路完工。截至目前,項目累計完成形象產值1.21億元。
項目始終將“質量為基、安全為要”貫穿全過程,以全流程精細化管控應對戈壁復雜施工環境。質量管控上,嚴格推行“工序全把關+首件認可制”,從源頭杜絕質量隱患;針對戈壁干燥氣候,創新采用“塑料薄膜+土工布”雙層養護工藝,確保混凝土含水量穩定在80%以上,同時對鐵塔構件分類捆扎、棱角加裝防護套,全方位守護工程品質。安全防護精準發力,面對高溫天氣實行錯峰施工,配齊移動清涼車、藿香正氣水等防暑物資;聚焦高空作業、電氣操作等高危環節,定期開展專項安全交底與應急演練,切實提升全員風險防范與應急處置能力,為施工全程保駕護航。
直面戈壁地形復雜、環境惡劣等施工難題,項目團隊以多元創新策略打開工作局面。在跨山、涉河等復雜路段,引入無人機組塔安裝與導線架設技術,替代傳統人工模式。無人機可精準跨越陡峭山體與河流,組塔效率較人工提升3倍以上,導線架設日均進度突破5公里,同時減少40%人力投入,將安全隱患發生率降低90%以上,實現“提效、降本、避險”三重突破。針對35KV安南壩至多壩溝供電線路的山丘地形,創新推出“駝隊替代機械+生態優先保護”運輸方案——依托駱駝耐惡劣環境、善走復雜地形的優勢,組建專屬駝隊輸送絕緣子、導線等核心材料,既突破無便道區域運輸瓶頸,又減少機械進場對原生地貌和植被的破壞,實現工程建設與生態保護雙贏。
從安全管理到施工細節,項目以小創新實現大保障。安全管理方面,配備衛星電話破解戈壁信號盲區通信難題,確保指揮指令、應急信息秒級傳遞;發放應急處置卡,明確中暑急救、沙塵暴應對等措施及關鍵崗位聯系方式,打通生命救援快速通道;為安全員配備檢查記錄儀,全程記錄施工安全狀況,實現安全責任可追溯。基坑施工中,定制鑄鐵防風抑塵安全防護圍欄,憑借拆卸便捷、抗風沙能力強的特點,有效削弱風速、遏制塵土擴散,保障施工環境安全清潔;混凝土養護采用覆膜+滴灌工藝,通過滴管、土工布與塑料薄膜協同作用,為混凝土營造持續潮濕環境,既節水降耗,又有效抑制裂縫產生,確保工程質量。
潮涌催人進,風正好揚帆。新城開集團G571阿若高速電力工程項目全體參建人員將以只爭朝夕、奮發有為的奮斗姿態,齊心協力、鼓足干勁,科學組織、精細施工,在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掀起大干快上氛圍,搶抓施工黃金季節,跑出建設“加速度”,奮力沖刺建設關鍵節點,為項目建設高質量推進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