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信息通道建設
當前國際貿易和投資正向高科技、現代化和信息化發展,建立便利暢通的信息流成為”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中蒙俄海關、進出境檢驗檢疫、金融等功能領域的信息互通和電子商務發展是三方合作的重中之重,如電子口岸建設、電商合作等等。
電子口岸領域,中蒙俄正在形成“大通關、大物流、大經貿”格局。中蒙俄電子口岸建設合作不斷深入,2015年,中蒙俄三國通過經貿互聯互通圓桌會議和海關、口岸、鐵路部門聯席會議,在啟動“綠色通道”合作項目擴大交換數據項的顯示方式、對俄交換數據的提取方式、企業的申報方式、操作流程等,實行“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的基礎上,實現通關作業“無紙化”操作,提高通關能力,加快推進亞歐通關一體化的進程。
跨境電子商務成中蒙俄經貿合作新亮點。由于商品互補和高性價比,中蒙俄商品互需旺盛,2014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12.3萬億元;其中中俄約為40億美元。一些跨境企業紛紛布局中蒙俄:阿里巴巴進入俄、蒙,俄最大搜索引擎“Yandex”在上海建立中國代表處內蒙古、新疆的企業在蒙、俄開通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等。2015年共有60余家中國電商網站進入俄;俄銷量前五名外國網站中,來自中國的全球速賣通和淘寶網分列第一和第三位。新型電子商務業態不斷涌現,俄方正研究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中蒙俄希望攜手打造電子商務完整產業鏈,建立該領域法律基礎和工作準則,提升服務水平,共同打造亞歐信息一體化平臺。
(三)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自從1996年俄羅斯中國友誼商城建立以及2002年俄羅斯上海貿易中心有限公司在圣彼得堡市成立以來,中俄物流合作不斷擴大,中蒙物流業近年來也得到了長足發展。近年來,中蒙俄多點對接的邊境口岸物流系統、多層次的物流網絡節點體系正在逐步形成,成立三方運輸物流聯合公司的可能性也在增大。中蒙俄三國正在努力改變原有單一的倉儲或運輸服務方向,積極擴展經營范圍,延伸物流服務項目,加快包括保稅物流區、特色商品口岸、多式聯運集疏中心、國際陸港聯檢中心、物流信息中心、國際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國際陸港商務中心等建設,暢通沿線疏運通道,縮短貨物跨境運輸周期,推動亞歐跨境物流一體化。
問題、挑戰與應對
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雖然基礎良好、前景廣闊,但從具體層面看,還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
一是沿線區域安全的挑戰,中蒙俄都面臨三股勢力更加嚴峻的挑戰,尤其是恐怖主義、宗教極端勢力等對地區安全的挑戰越來越迫近。二是中蒙俄經貿合作雖然發展迅速,但與各國經濟規模相比,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規模偏小、水平不高、層次較低,結構不平衡等問題,還有很多互補優勢沒有充分發揮。三是中蒙俄建設經濟走廊實施各自倡議,國家間、部門間溝通不暢在前期研究、協調規劃、資金支持、人才保障和國家間法律等多方面都存在協調問題。四是三國間交通運輸、通關、進出境檢驗檢疫等標準不一致、手續繁瑣等帶來的過境、通關成本較高,通關、過境運輸壁壘并未完全消除;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缺少具有豐富跨國經驗的大型物流企業。五是沿線國家的交通運輸便利化機制和協議有待健全和完善。六是缺乏既懂交通又懂物流的復合型人才,人員簽證耗時較長,人流難以暢通。
針對上述問題以下方面工作的推進必須加大力度:一是加強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的安全合作。二是做好亞歐陸路、水路和陸水聯運通道的布局研究規劃和重點項目建設,在資金、技術等多領域相互支持。三是繼續推進國際運輸便利化,在聯合國亞太經濟社會框架內,繼續推動制定并簽署《中蒙俄國際道路運輸發展政府間協定(草案)》。四是推動運輸標準一致化和電子海關建設,探討建立經貿主管部門合作機制。五是鼓勵物流企業開展國際合作在重要城市推進國際物流節點建設研究提高鐵路過境運輸量的一攬子措施。六是促進人員往來便利化,有針對性地合作培養交通物流人才,簡化簽證手續。七是建立健全與沿線國家的交通運輸合作機制,促進三方企業密切合作,引導建立更具規模、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物流企業,探討組建中蒙俄鐵路運輸物流聯合公司的可能性。八是通過水路和陸路,地上、地下與空中物流大通道促進經濟走廊的雙向和多向流動。
展望未來,在世界經濟“再全球化”、區域主義盛行的趨勢下,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將可能推進亞歐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各國通過開展多渠道多形式的互聯互通合作,共同促進亞歐區域經濟發展將提升各國經濟水平、改善民生,并擴大三國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和發展空間。